大学|为什么有些名校毕业生的职场前景,还不如二本学生?

大学|为什么有些名校毕业生的职场前景,还不如二本学生?

文章图片

大学|为什么有些名校毕业生的职场前景,还不如二本学生?

文章图片

大学|为什么有些名校毕业生的职场前景,还不如二本学生?

很多家长 , 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 , 才能拿到一张名牌大学的文凭 。
就拿苏黎杰来说吧 , 他是一个北大的研究生 , 他在北京混了几年 , 最后不得不回到河南的家乡 , 并且还干起了“油漆工”这一行 。
再比如张晓勇 , 他是清华的高材生 , 在失去了几次好工作机会后 , 他从一名服务员变成了一名保镖 , 负责照顾生病的老爸 , 可谓是饱经风霜 。

通过对这些特殊案例的分析 , 我们能够发现 , 对于许多出身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 , 读书、高考和升学确实是他们实现生活飞跃的最好方式 。 然而 , 在经过了千辛万苦和残酷的竞争之后 , 好不容易获得的名牌大学的学历 , 如果自身的能力、素质和情商都无法达到在社会和工作岗位上能够自如自如的地步 , 在找工作的时候 , 可能还比不上那些学习一般 , 却精通人情世故的二本学生 。
原因何在?
一是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
一个能进入名牌大学的学生 , 从小就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夸奖 。
再加上现在的教育环境 , 太过注重应试 , 太过注重利益 , 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 , 对一个人的评价 , 都是从他的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来看的 。
在一定意义上 , 成绩不好的儿童 , 在家庭中常常受到歧视 , 在学校中常常受到歧视;而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 , 无论到什么地方 , 都会受到老师、同学以及家长的热烈瞩目和艳羡 。

可以想象 , 这种偏激的“学生心态” , 即使在“象牙塔”这种比较偏激的地方很受欢迎 , 但当他们走上了社会 , 走上了工作岗位 , 还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成就 , 雇主就应该给他们开出丰厚的薪水 , 那就太“一叶障目”了 。
第二 , 竞争 。
毕竟 , 每一名名牌大学的学生 , 能在如此惨烈的考试中 , 走到今天这一步 , 几乎都是靠着和家长们积极竞争 , 攀比 , 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
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 , 家长们肯定会将自己的儿子当成自己的榜样 。
所以说 , 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 , 对自己的成绩、名次、荣耀 , 都非常看重 , 而这种心态 , 放在社会上 , 那绝对是“灾难” 。

没有哪个公司 , 会为了一个优秀的员工 , 而去招揽一个优秀的员工 , 而不是为了让他在公司里混得风生水起 。 老板和人事部门 , 肯定希望他们在公司的项目上 , 在研发上 , 在公司的创新上 , 在公司的表现上 , 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
学霸都是很好的学生 , 他们喜欢钻研 , 他们很努力 , 他们很喜欢竞争 , 他们的竞争心很强 , 他们的成绩也很好 。
但是 , 即使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 , 在踏入工作岗位之后 , 也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交际技能 , 要主动地关心团队的进度和目标 , 不能把自己的偏好和偏见 , 置于对公司大局和利益的追求之上 。
【大学|为什么有些名校毕业生的职场前景,还不如二本学生?】
不管怎么说 , 最近几年经常会有一些名牌大学的学生 , 对公务员工作感兴趣 , 为了进入一所大城市的乡镇和中学 , 他们会放下身份 , “降维打击” 。
那些天赋异禀 , 经过刻苦学习 , 考入名牌大学 , 并成功毕业的优秀学生中 , 也有相当一部分 , 由于自身能力、口才和个性等因素 , 很难找到工作 , 和大家想象中 , 名牌大学毕业 , 一年几百万的收入 , 有着很大差距 。

因此 , 大学生们一旦走出校园 , 就要自觉地放弃“学生思维” , 放弃“攀比心理” , 多与人交流 , 多配合 , 多为公司服务 , 多为集体服务 , 多为企业服务 。
别以为一张名牌大学的文凭 , 就是一张“硬通货” , 随时可以换取高额薪水 , 而是要尽快融入公司 , 融入部门 , 融入团队 , 将自己的学习能力、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 都充分展现出来 。
总之 , 要保持低调 , 要积极交流 , 要保持谦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