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为自己犯错找理由 犯错的理由
犯错误的原因(不要总是给自己的错误找理由)穿插游击队2021-01-05 18:38:14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巴甫洛夫与狗”实验,是俄罗斯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系统时做的 。
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巴甫洛夫给狗粮,狗看到食物自然分泌唾液 。
第二阶段,巴甫洛夫在狗面前摇铃铛,狗不会分泌唾液 。
这个时候,狗狗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
然而,在第三阶段,巴甫洛夫每次喂狗时都会敲钟 。所以,一段时间后,即使不给狗粮,只是简单的摇摇铃铛,狗还是会流口水 。这时候狗好像被魔铃诅咒了,意识被操纵了 。
|巴甫洛夫和狗实验的几个阶段
图片:简书
这个实验导致两种反射: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第一阶段,狗看到食物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没有附加条件的正常反应,即无条件反射 。第三阶段是利用铃声作为条件刺激,使狗做出相应的反射活动 。
当然,要有条件反射,就要反复刺激,让铃铛和狗有暂时的神经联系 。
这个实验似乎表明我们理性的决定是一个谎言 。在条件的刺激下,我们无法再理性思考,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而只是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被“铃铛”所支配 。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别总为自己犯错找理由 犯错的理由】巴甫洛夫和狗的实验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成为了解动物性特征的经典案例 。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影响下诞生的行为经济学,沿着巴甫洛夫的实验路线进一步探索了人类的日常决策行为 。
行为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与另一位认知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合作发表的一篇相关论文仍然是社会科学书籍中被引用最多的文章之一 。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认为,人类大脑在做出判断和决策时,经常会使用两种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分别对应着两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 。
该系统脾气急躁,能够调动大脑中的情绪、记忆和经验,对现状做出快速反应 。减少了思考的时间和工作量 。但也意味着很难理性批判地分析事物,很容易被表象迷惑,草率决策,最后上当受骗 。
相应的,人也有抑制“冲动”的系统2,负责逻辑思维、复杂运算和谨慎选择 。它也有缺点 。与系统1相比,系统2不太活跃,人们很少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它 。
卡尼曼在书中说:
“不幸的是,这些机智的节目在最需要的时候最难调用 。」
基于双系统理论,卡尼曼提出了三个决策特征:相对价值、损失厌恶和参照依赖 。比如我们做决策的时候,往往来不及计算事物的绝对值,而是要看心理情绪主导的相对值;在有得有失的情况下,人们会尽量避免有风险的选择,因为他们讨厌损失 。但是,在一定的损失和可能的损失之间的选择中,我们往往会承担风险 。
卡尼曼指出,人类的认知习惯往往会导致错误的选择,但这些错误是有原因的 。只要认清这些道理,明白自己的极限,就能克服和颠覆过去的认知,做出理性正确的选择 。
另一方面,生理上,我们都是“巴甫洛夫的狗”,我们都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这是动物的自然反应 。而人之所以以一个弱小的身体处于生物链的顶端,正是因为我们还有“系统2”,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来突破自己的生物本能 。
所以,我们在与动物和其他人类相处时,总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把他们作为参照物,反过来认识自己,改正错误 。这是巴甫洛夫的狗留给我们的启示,正如卡尼曼所说:
“关注错误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诋毁人类的智慧,就像关注疾病并不否定健康一样...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总是很自信 。这个时候,旁观者比我们自己更容易发现这些错误 。」■
推荐阅读
- 单依纯|B站一博主吐槽单依纯遭单粉围攻,我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
- 丁海峰|丁海峰:到美国生活是为了更好地砍树和陪伴家人,那个武松还没变
- 木村拓哉承认自己21cm 木村纱织 胸
- 2001年为什么出卖海参崴 俄罗斯海参崴地图
- 穿衣搭配|杨紫晒新剧《199爱》路透,齐刘海卷发变二次元女神,不愧为百变小猴紫
- 鱿鱼为什么不属于鱼类?鱿鱼是不是
- 东方星为什么比东方双狮贵 东方星相
- ai怎么用 当ai已成往事
- 苏芒|“顶级交际花”苏芒,拉高踩低人品堪忧,为挤入上流社会不择手段!
- 为虎添翼造句?为虎添翼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