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什么

什么是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1年)修订有哪些变化?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根据有关领导的讲话和文章整理的相关信息:
课程标准是国家资源网的权威,是“教学规律”,是编写教材、教师教学、考试评价和管理监督的依据 。新时代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正在进行中 。
新修订的课程方案的主要变化是:基于核心素养目标,从注重学科逻辑转向更加注重生活逻辑 。基础教育之所以强调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根本原因在于课程标准和教材是以基于学科逻辑的方式和体系呈现的,而不是打破学科逻辑,从学生成长和现实生活需求的角度对各种知识进行重组 。
在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们一再强调,要在兼顾学科逻辑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活逻辑 。生活的逻辑是什么?也就是学生面临着什么样的真实环境,他们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课程设计要以学生成长为主线,而不是学科本身的发展 。这时,就要处理好理论与现实的关系 。一方面要多教给学生间接的经验和知识概念,另一方面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兼顾两者 。还有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一方面要按照学科的思路组织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也要强调综合课程,按照生活的逻辑组织知识 。
新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科学定位应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适应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要优先考虑普遍性,保证课程内容普遍适用于我国绝大多数适龄学生,打好基础,同时兼顾地区差异,留有因地制宜的余地 。
第二,古典与时代的关系 。要重视经典,进一步精选课程内容,选择具有时代价值的经典内容;同时,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最新进展,与时俱进更新内容 。
第三,综合性与个性的关系 。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同时,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需要严格控制所需的能力和难度,为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预留空 。
第四,标准化和灵活性的关系 。要注重制定标准、制定规则、明确学术质量标准,使教学和考试评价能够有据可依;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新 。
新课标修订的创新意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格 。在育人目标上,要注重从小培养学生开放、灵活、自信、专注、合作、独立思考能力等良好品质 。
二是指导教学方法改革 。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可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
第三,用评价引导创新 。课程标准应加强对考试评价的引导,摒弃简单一刀切的做法,用多重标尺衡量学生,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
新课程标准的修订要求更多的实践教育;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什么】首先,明确实践育人的具体要求 。各学科要进一步明确对实践的主体、内容、时间和评价的要求,形成刚性约束 。与资源网络如理科课程相比,需要明确实验项目和评价方式,《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明确社会实践内容和时间安排 。
二是加强实践教学指导 。要指导教师学做结合,克服学而不做的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项目实践、动手操作和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在劳动实践中增进与劳动人民的感情 。
十五年基础教育是一个体系 。学校教育必须整体化、系统化设计和统筹规划 。目前一些方面反映,青中学衔接不畅的问题比较突出,初高中之间也存在部分脱节,各学科之间存在交叉问题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在修订课程标准时解决这些问题 。
新课标的修订既坚持九年一贯制的整体设计,又注重前后衔接 。
第一,年轻的凝聚力 。要科学评价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水平 。学前教育结束后,合理设计小学低年级课程 。内容梯度要放慢,学习方式要注重活动、游戏、生活 。
二、小早衔接 。根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合理安排各科内容,科学设计深度和难度,体现连续性和先进性 。
第三,初中和高中的联系 。高中阶段应根据高中学习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适当安排延伸和衔接内容,为学生接受高中教育做好准备 。
四是学科间的横向合作 。注重学科间知识内容的相互呼应,有效协作,防止简单的重叠和重复,形成学科间协同育人的格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