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不仅是饿、排泄,了解“哭声文化”,才能科学对待娃的需求


宝宝哭不仅是饿、排泄,了解“哭声文化”,才能科学对待娃的需求

文章插图
“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当了妈的家长都会有这样的苦恼,在孩子学会说话之前,根本无法取得良性沟通 。
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日常最多的行为就是哭 。且哭声背后还分为很多种类型,经常被弄得焦头烂额 。
实际上,宝宝哭的确不仅仅是饿了或是排泄,只有了解他们的“哭声文化”,家长才能科学对待娃的需求 。
今天就来说说宝宝的各种哭声都代表着何种含义,希望有助于新手爸妈的带娃生涯 。
在孩子学会说话之前,哭是和这个世界沟通最快的方式,不同的哭声也表达了小家伙不同的诉求 。
适用于来自不同国家的不同宝宝,但比较难的一点是,发现哭声的细微差别 。
这需要家长通过仔细观察以及花费大量时间熟悉,准确翻译宝宝的哭声,不亚于学习一门语言的难度 。
01宝宝哭声的分类:
宝宝的哭声需求,大概可分为两大类,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之后再往下细分 。
一. 生理需求
1)饥饿
这时的宝宝哭声多数比较有节奏感,一会高一会低 。
作为宝妈,可以体会出宝宝有一种“索要、需求”的感觉在里面,且多半会伴随吮吸手指的动作 。
这种情况下,宝宝基本就是感觉饿了,需要喂奶 。
宝宝哭不仅是饿、排泄,了解“哭声文化”,才能科学对待娃的需求

文章插图
2)口渴
相比饥饿,口渴的哭泣表现明显更加急躁,表情也比较焦急,常会伴随着舔嘴唇的动作,这说明宝宝感觉嘴唇比较干 。
小岛建议:如果小于6月,可以适当给宝宝喂一些比较稀的奶水,大于6个月的宝宝才可以适当喂水 。
3)排泄
这时的哭声一般比较小,声音也低,多数伴随着蹬腿的情况 。如果是大便,有的宝宝还会出现涨红了脸的样子 。
4)燥热
宝宝会大声啼哭、面色潮红,同时手舞足蹈,身上尤其是脖颈处,还会有明显的汗水 。
宝宝哭不仅是饿、排泄,了解“哭声文化”,才能科学对待娃的需求

文章插图
小岛建议:此时可以适当给宝宝减衣服,防止“捂热症”的产生,但肚子要做好保暖,不能暴露在外 。
5)寒冷
多为低声哭泣,严重时声音会有颤抖状况,同时身体不自觉地蜷缩,手脚会有冰凉的触感 。
这还是比较容易分辨的,家长根据实际情况添衣服即可 。
6)疼痛
这时的哭泣,一般是长哭一口气甚至叫喊,之后停息一会继续大声哭泣,多见于受到外伤或出现肠胃绞痛、胀气等症状 。
尤其在傍晚时分,如果孩子突然出现类似哭声,家长就要注意孩子是不是犯了肠胃问题 。
7)犯困
孩子犯困时如果不能及时入睡,也会通过哭闹来表达 。
一般来说,这种哭闹会表现得比较刻意,给家长的感觉像是为了哭而哭 。
与此同时,通常还伴随着脾气暴躁,或者偶尔揉眼睛、搓鼻子等动作 。
以上就是常规状态下的生理需求哭闹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的哭闹,比如孩子得了病症,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也会偶尔通过哭闹来表现 。
▼病理性原因:
1)鹅口疮
孩子吃奶时突然毫无征兆地大声哭闹,吃奶后莫名其妙好了 。这种现象多半是口腔出了问题,最有可能的就是鹅口疮,宝妈可以多注意一下 。
2)佝偻病
得这种病的孩子多半夜晚睡不好,常常惊醒,动作幅度大,盗汗并且表现烦躁,严重的还会伴随没节奏的夜啼 。
3)尿布疹
当孩子屁屁及私部附近出现皮肤发红的情况,宝妈就要注意了 。
如果孩子排便时伴随着哭闹,就要怀疑“尿布疹”的可能性,需要赶紧采取治疗措施 。
宝宝哭不仅是饿、排泄,了解“哭声文化”,才能科学对待娃的需求

文章插图
4)释放精力:
这种情况会让大多数父母发懵,有时宝宝会无缘无故得哭,声音很大,也有节奏,但多半不会掉泪,也就是常说的“干嚎” 。
相比哭泣,这更像是一种“吼叫”,这时孩子多半也没有其他任何异样 。
这种情况下宝妈无需担心,多半是宝宝在释放精力,更像是一种运动,对健康没有影响不说,还会帮助宝宝锻炼肺活量 。
二.心理需求
所谓心理需求,就是宝宝的一种情绪表达 。可以通过哭声更好地掌握宝宝的心理状态,这样带娃可以有的放矢,会更轻松 。
1)想获得关注
这种哭泣一般来说算不上哭泣,是一种明显的“假哭” 。声音不高,持续有节奏,更像我们常说的“吭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