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博|95岁的回力、27岁的美通和3岁的冰泉,想讲同一个故事 | 国货潮起来

庞博|95岁的回力、27岁的美通和3岁的冰泉,想讲同一个故事 | 国货潮起来

文章图片

庞博|95岁的回力、27岁的美通和3岁的冰泉,想讲同一个故事 | 国货潮起来

文章图片

庞博|95岁的回力、27岁的美通和3岁的冰泉,想讲同一个故事 | 国货潮起来

文章图片


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是甲方乙方 , 品牌是消费者的乙方 , 好的品牌可以洞察特定消费者的需求 , 想其所想 , 抓到痛点 。
——吴晓波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跨越时间的经典款
几年前 , 新世相发布过一个征集活动 , 鼓励大家晒出最近与家人的合照 。
【庞博|95岁的回力、27岁的美通和3岁的冰泉,想讲同一个故事 | 国货潮起来】一张照片很特殊 , 在同一个场景里 , 女孩和父亲拍了一张相隔了33年的“合照” 。 穿越时间的除了亲情 , 还有一身“穿搭” 。

图源:新世相
女孩身上的衣服、裤子和袜子 , 因为买不到和父亲一样的 , 条纹是她用丙烯画出来的 。 而照片里的回力鞋 , 走过33年 , 还作为“经典款”摆在商场的货架上 。 在街头的年轻人脚上 , 回力鞋也并不显得突兀 。
两双鞋子出现的商业背景天差地别 。
父亲脚上的回力 , 是1984年的中国人为数不多的可选择的运动鞋 。
当时的运动鞋生产依赖于橡胶厂 , 回力来自于上海正泰橡胶厂 , 飞跃来自上海橡胶一厂 , 橡胶厂以生产皮管、轮胎为主业 , 而运动鞋只是附属品 。 彼时除了回力 , 还有上海皮革制品公司旗下的火炬、登云等品牌在市场上流通 。
1979年中国男篮中锋穆铁柱 , 穿着回力击败美国队 , 1984年女排姑娘穿着回力夺冠 , 让回力扩大了知名度 , 年轻人对它的耐穿和舒适性充满期待 , 继而成了当时最有存在感的运动休闲鞋品牌 。
女儿脚上的回力 , 已然成了年轻人钟情的潮牌 。 最近几年 , 在运动休闲鞋的市场上 , 国际品牌有阿迪、耐克、彪马…… , 国内有安踏、特步、李宁……商场里的运动品牌多到能够包揽一个楼层 , 人们再选择回力 , 已经不必受困于选项太少 。
从品牌匮乏时的选择 , 到成为人们主动筛选和追逐的品牌 , 一双穿越时间的鞋 , 折射出了国货在人们心中的角色变迁 。
回力的3次跃升
从回力的发展历程看 , 能把中国人对国货的期许归纳成三个阶段 , 即物品的消费 , 符号的消费 , 体验的消费 。
物品的消费 , 是指回力符合人们对能穿、好穿的基本要求 。
1927年 , 生产第一双回力的上海正泰橡胶厂成立 , 这通常被视为回力鞋业的诞生 。 1956年 , 回力为国家男篮推出的565型篮球鞋问世 , 款式类似于现在的高帮帆布鞋 , 这款鞋在随后的二三十年里都在流行 。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 , 绿色橡胶底的回力鞋 , 兼具美观和实用的特点 , 不打滑 , 柔软舒适 , 经常被卖到断码 。
在改革开放后和21世纪初之间 , 回力用30年的时间适应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 也受到了改革开放后大量国外运动品牌进入中国的冲击 , 仅仅满足穿着需求的回力鞋已经不能让消费者满意 。
随后回力进行了第二次变革:赋予商品符号的意义 。
现代社会思想家鲍德里亚提出了符号消费论 , 人们购买的不仅是商品 , 还有背后的价值和内涵 。
2008年到2020年的10年间 , 能看到回力的品牌内涵逐渐丰富 , 与国民的回忆和国潮文化挂钩 。
从2008年 , 英国影星奥兰多·布鲁姆穿着回力鞋的照片引发了欧洲的复古风潮 。 这次偶然的走红 , 让回力意识到品牌背后的文化价值也是商品的一部分 。 在2009年 , 回力联合上海工业设计研究所设计手绘鞋 , 还向在沪高校征集手绘设计 。 这些手绘鞋 , 在2010年回力成为世博会的特许生产商和零售商时 , 进入了世博会场馆展示 。

回力手绘鞋
这只是一个开端 , 在2008年到2017年之间的10年间 , 回力推出了200个系列 , 5000多个款式 , 通过设计理念上的不断丰富 , 唤起了人们对民族品牌的回忆 , 并且用中国文化不断加深品牌印象 。 2018年推出的回天之力系列高端鞋 , 在当年就销售了上百万双 。
最近两年 , 消费者更注重产品带来的附加价值带来的新奇体验 , 比如跨界、联名 。 回力在今年推出了自己的数字资产 , 95岁的回力在b站发布了数字资产“回力design-元年” , 一共有2022件商品发售 , 开抢后短短几秒就就被抢购一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