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什么,秦齐楚燕韩赵魏史称战国七雄-

休聊宋,莫言晋,不谈齐楚燕韩赵魏秦 。话今引古事,叙古喻当今 。
话说当年,先是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 。到后来齐、楚、魏三国又联手灭掉宋国,瓜分了宋国领土 。于是,从春秋五霸逐步演变成了战国七雄 。

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什么,秦齐楚燕韩赵魏史称战国七雄-

文章插图
【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什么,秦齐楚燕韩赵魏史称战国七雄-】然而,没多少年,强大起来的秦国便各个击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也宣告结束 。
对此,苏洵苏老泉在《六国论》中开宗明义的写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而比他更早的诗人杜牧不也曾在《阿房宫赋》中发出过“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的感叹吗?!
这六国为什么打不过秦?下面我就举一个大家都熟悉且通俗易懂的例子 。
《三国演义》大家都知道,其中有这么一段,说西凉刺史董卓率兵进入国都洛阳,使得本已病入膏肓的东汉雪上加霜 。那么,您知道这厮进入洛阳时带了多少兵吗?
有一个说法是,他手下仅有三千兵马 。为了征服百官,控制朝廷,须要表现出强大的军事威慑力来 。于是,这厮玩起了瞒天过海、虚张声势的把把戏 。每隔四五天就命令部队晚上悄悄溜出洛阳,第二天早上,再浩浩荡荡开进洛阳,战鼓震天,旌旗招展,俨然给人一种千军万马源源不断开进洛阳的假象 。好啦,咱们这里还是按照《三国演义》上说的,董卓带兵二十万吧 。
董卓祸乱朝政后,曹操、袁绍联手发文,召告天下,号召各路英雄发兵,共同讨伐董卓 。于是,十七镇的刺史、太守前来响应 。他们一同聚集了多少兵马呢?按照书中所说:“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而来 。”如此看来,前来讨伐董卓的兵马至少也要在二十万以上了 。那么,为什么这个庞大的“讨伐联盟”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大战便自己就迅速的土崩瓦解了呢?
大家相聚后,推举了“盟主”,立下了誓言,读毕誓言,不但歃血,众人还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 。“盟主”袁绍公布纪律后,大家也都表态“惟命是听” 。如此可见众人的诚心和决心 。然而,尽管如此,其最后结果也同样没有走出在俺们这里“联盟必败”的铁律 。
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什么,秦齐楚燕韩赵魏史称战国七雄-

文章插图
为什么“联盟必败”?
一、私心
请看:仗还没打呢,济北相鲍信就担心先锋孙坚夺了头功,暗拨其弟鲍忠,先将马步军三千,径抄小路,直到关下搦战 。结果被华雄斩首,旗开得败!
二、猜疑
孙坚斩杀华雄副将胡轸、小获胜利后,向总督粮草的袁术要粮,结果遭到了袁术的猜疑,不给 。导致其失败 。
三、狂妄、不能容人
当华雄斩了俞涉、潘凤,关云长自告奋勇,要“斩华雄头,献于帐下”时,只因其无官无职,帐上袁术竟然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 。与我打出!”曹操急止后,身为“盟主”的袁绍还依然坚持“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的看法 。
四、各怀异心、各怀野心 。
当董卓毁灭了洛阳,迁都长安时,袁绍及众多诸侯已然是斗志全无 。使得曹操不得不负气自己带兵追赶,导致大败 。而孙坚发现了玉玺,却让袁绍拔出了刀 。最后“联盟”终于四分五裂,且相互之间还兵戎相见了……
《三国》如此,六国呢?
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什么,秦齐楚燕韩赵魏史称战国七雄-

文章插图
我刚写到此,隔壁老王来了 。坐下后,便问我又写什么呢?听我眉飞色舞的白话完了,老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点头,说:“我年轻时,曾在北大烧过一年锅炉,一天,我听等开水的学生们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一个日本人是条虫,三个日本人是条龙 。这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也和你今天说的意思差不多 。”我点了支烟,回答道:“哦,曾经有个台湾作家,叫柏杨,写了本书叫‘丑陋的中国人’,学生们聊的这段话就是他说的 。”
“啊,说的有道理,不过你能把这说法给我聊的透彻些吗?”
我深深的吸了口烟,眯着眼问道:“学过车吗?”
“废话,老司机了 。”
“那好,那就更容易理解了 。”于是,我开始讲了起来 。
我学车的那会儿,一车是八个学员 。因教练是个年纪轻轻的小屁孩儿,比我们八个学员的年龄都小 。于是我们八人就组成了临时联盟,还答成了口头协议,即:谁也不许拍教练的马屁,不许底下偷偷的请教练吃饭,更不能开给他送东西的先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