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诞生4年了,为何用的人这么少?

每经采访人员 王晶    每经编辑 董兴生 卢祥勇 盖源源    
千篇一律的手机外形令用户产生视觉疲劳 , 而一块可以折叠起来的屏幕 , 不仅给用户带来更多个性化选择 , 也为正在寻找新市场爆发点的手机厂商提供了一个思路 。
自2018年10月柔宇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至今 , 已经4年整 , 除苹果外 , 包括三星、华为、OPPO、vivo、小米以及摩托罗拉等在内的多个手机厂商 , 都相继发布折叠屏手机 , 并引起市场关注 。
无论是主流手机品牌 , 还是券商机构 , 几乎都看好这一新赛道 。CINNO Research发布报告称 , 预计2022年全球市场折叠屏智能手机销量有望达1569万部 , 同比增长107%;到2025年 , 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销量有望达5740万部 , CAGR(年复合增长率)达66% 。
虽然数据上呈现出规模增长的态势 , 但从消费者层面来看 , 目前使用折叠屏手机的仍然是小众用户 。“折痕就不说了 , 屏幕还软 。”用户王女士近日在社交平台上吐槽三星折叠手机 。实际上 , 在网上搜索折叠手机 , 可以看到不少用户指出的问题:App不适配、可靠性和续航堪忧、屏幕折痕明显、碎屏维修价格高昂……以至于 , 王女士斥巨资购买折叠手机后 , “还是要准备一个备用机 , 以便随时待命” 。
炫酷的折叠手机能否担当“主力机”重任?

折叠屏手机诞生4年了,为何用的人这么少?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528238国产品牌冲刺高端的机会
受多重因素影响 , 今年8月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创下2015年以来最差的单月销量 。CINNO Research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 , 8月 , 国内智能手机销量约为2044万台 , 较7月销量环比下降7.4% , 同比下降26% , 环比、同比双降 。
终端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同时 , 形态上创新的折叠屏这一概念正在升温 。IDC数据显示 , 2022年上半年 , 国内折叠屏产品出货量超过110万部 , 同比增幅约70% 。分厂商来看 , 虽然供应受限 , 但华为依旧凭借品牌与产品力 , 占据国内折叠屏市场超过63%的份额;OPPO Find N凭借较强的价格竞争力 , 以18.3%的份额位列国内折叠屏市场第二的位置;三星的Z Flip3、Z Fold3两款产品已接近生命周期尾声 , 排名第三 , 份额为9.3%;荣耀、vivo的供货策略相对保守 , 分列第四、第五位 。不过 , 从全球市场折叠屏销售格局来看 , 产品线最多的三星依然占据优势地位 。
从折叠方案来看 , 目前 , 折叠屏手机有横向内折、横向外折以及竖向内折等多种形态 , 给用户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传统直屏手机的使用体验 。
目前 , 华为共有三款折叠屏手机在售 , 也是唯一拥有三种形态的厂商 。其中 , Mate X2采用内折叠屏幕设计方案 , 是华为折叠手机中唯一搭载麒麟9000处理器的 , 售价18799元 , 主打高端商务人士;P50Pocket采用翻盖折叠屏设计 , 小巧设计主打高端女性群体;Mate Xs2采用外折叠屏设计方案 , 折叠后与常规大屏旗舰手机无异 , 打开之后屏幕体积达到类似平板大小 。
OPPO、荣耀属于折叠屏的两个极端 , 前者主打小机身 , 副屏还不到6英寸 , 适合日常外出携带;后者旗帜鲜明地提出要让折叠机变成主力机 , 因此荣耀Magic V外屏为6.45英寸 , 是主流直板手机的尺寸 。荣耀CEO赵明也曾多次强调 , 折叠屏进入主力机时代的各个先决条件都已经成熟 , 2022年会是折叠屏整个市场量快速放大的一年 。
9月底 , 在首款折叠屏产品发布五个多月后 , vivo又迅速迭代出了高配版vivo X Fold+ 。当时 , vivo产品副总裁黄韬表示 , vivo 对折叠形态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
据采访人员了解 , 接下来 , OPPO、荣耀、华为等国产品牌的迭代折叠屏新机都会悉数登场 , 并开始进入对标用户体验的完善产品阶段 。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关于可折叠智能手机的预测显示 , 今年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市场将从去年的900万部增长73%至1600万部 , 预计到2023年可折叠手机将增长到2600万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