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仨杨绛读后感,我们仨 杨绛 读后感-

我最近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一书 , 从最开始读第一部和第二部云里雾里 , 到读了第三部一切就都理解了 , 先生用了梦境和隐喻写了钟书和钱媛生病期间的事情 , 想想用梦境来写 , 应该就是不想相信那时发生的一切 , 仿佛一切都像是在做梦 , 写出了悲伤的心境 , 而家也成了她的客栈 , 因为没有丈夫和女儿的家就像是客栈 。
整本书描述的是杨绛一家三口人平淡无奇的生活经历 。他们的经历平淡但是很让人感动 , 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的杨绛和钱钟书是门当户对 , 才子和才女的组合 , 他们都是热爱文学 , 都钟爱读书 , 对权势地位看的很淡 , 他们有知识分子的傲骨 。他们的爱情故事很是令人羡慕 , 钱钟书先生在生活中是个不能自理的人 , 而杨绛却什么都会 , 他们都能欣赏和包容彼此 , 尊重对方的选择 。他们无论在同城工作还是异地工作 , 他们都会通过书信或是电话告诉彼此发生的事情 , 他们永远保持沟通 。他们的女儿继承了钟书了文学造诣 , 他们经常用文学知识来开玩笑 。虽然生活给了他们不少考验 , 但是他们都一起挺了过来 , 在钱媛生病期间 , 她依然还在做着老师的工作批改作业等 , 还在坚持读书 , 还在想着写我们仨 。他们积极生活 , 忠于自己 , 永不放弃自己的爱好 。
在钟书决定去蓝田时 , 杨绛本来是不同意的 , 但是他们因为家庭教育和文化素养选择尊重彼此 , 他们只吵过一次架 , 就因为发音问题 , 后来他们意识到吵输吵赢都没有意义 , 以后便不再吵架 , 很有生活的智慧 。当最后剩下杨绛先生一人时 , 依然可以活得精彩是因为她有自己的爱好 , 读书 。
人的一生世故和不世故的人结局可能真的未必不同 , 人的心力有限 , 如果用在不必要的地方是浪费 。人生在世 , 必然会导致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 , 只是不论我们选择怎么样的角色生活 ,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丢失自己 。
人的一生想想都是在五味杂陈中度过 , 都有过悲伤喜乐 , 亲人永远是最重要的 , 想想当亲人不在时 , 我们最值得怀念的就是生活中的细节 。有时候幸福是由细节产生的 , 有时候幸福是被细节磨没了 , 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面去看待问题才行 。我们要学会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岁月 , 有时候想想我们都是彼此人生的过客 , 一起相守的时间很短暂 , 愿我们都能有智慧过好属于自己的一生 。
美好的遇见!非常感谢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 在浮躁的年纪看到这本书 , 受益匪浅!杨绛先生书中简练的语言 , 朴素真挚 , 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 , 平淡无奇的生活 , 让人十分感动 。简短有力的句子 , 描写十分细致 , 一幅幅画面印在我的脑海 。

咱们仨杨绛读后感,我们仨 杨绛 读后感-

文章插图
整本书是按照从前到后的时间线去写 ,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 ,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前两部通过梦境和隐喻的写法 , 不只是平白直叙的记录反而让人感觉满满的感动 。
咱们仨杨绛读后感,我们仨 杨绛 读后感-

文章插图
书中讲述夫妻俩人的感情生活 , 平淡如水的婚姻生活 , 可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两人的幸福恩爱 , 感情深厚 。夫妇俩都是文学泰斗 , 他们不争名夺利 , 一生兢兢业业的付出 , 踏踏实实的生活 。对他们来说有个房子落脚 , 有书读 , 有家人陪伴在身边 , 就是莫大的知足和幸福 。
就如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书中所说 , 精神世界越丰富的人 , 对外界的名利荣誉的追求就越少 。
咱们仨杨绛读后感,我们仨 杨绛 读后感-

文章插图
他们的生活态度 , 看待名利和追求外界繁华的心态 , 让我受益匪浅 。每当心情浮躁焦虑的时候 , 看着杨绛先生的文字 , 就莫名的平静踏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