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王者 第4代乐视超级电视Max70首测 乐视网 超级电视( 四 )


测试截图
在测试中,每段视频在播放时都有很高的流畅度,没有卡顿,所以整体观感非常优秀 。与H.264相比,H.265最大的优势是在有限的带宽下可以有更高的传输和更高的传输效率,只需要原来一半的带宽就可以播放同样质量的视频 。
测试截图
很多朋友反映LCD在显示运动画面时会出现拖影 。其实这涉及到两个概念——刷新率和响应时间 。刷新率是指电子束反复扫描屏幕图像的次数,分为垂直刷新率和水平刷新率 。一般来说,刷新率通常指的是垂直刷新率 。垂直刷新率表示每秒屏幕图像重绘的次数,也表示每秒屏幕刷新的次数,单位为Hz(赫兹) 。刷新率越高,图像越稳定,显示越清晰 。相反,刷新率越低,图像抖动和闪烁越严重 。
响应时间是指LCD像素对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即像素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所需的时间,常听到的有16ms和25ms 。响应时间越短,动态画面的拖影效果越弱 。反应时间一般分为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两部分,表达式是以它们之和为基础的 。
刷新率和响应时间只要有一个指标过低,就会造成拖影,而且这两个指标并不是独立的 。响应时间的单位是ms(毫秒),16ms是1/0.016秒,翻译过来就是每秒63帧,而刷新率的单位是Hz(赫兹),63Hz就是每秒63帧 。
一般来说,当响应时间达到16ms,再加上刷新率为60Hz的屏幕,卡顿和拖尾几乎察觉不到,所以60Hz也是大部分屏幕的刷新率 。当然,一些技术先进的面板可以达到更高的刷新率,比如一台超4 Max65电视,刷新率120Hz,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拖影 。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让你知道抹黑的原因 。我们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一下超4 Max70电视的动态效果 。我们会对动态视频进行截图,观察画面整体动态表现和细节处理能力 。
从下面的4K视频截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中的云空比较清晰,边缘轮廓也比较锐利 。放大后,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细节,不会出现拖尾现象 。
测试截图
桥上的积云层次感十足,现场观看有一种“乌云压城欲摧”的错觉 。存在感很强,没有深色掩盖画面细节,富有表现力 。
测试截图
从上面的截图可以看出,超4 Max70电视的屏幕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连动图都没有拖尾,细节非常出色 。测试中也观察了一些赛事的视频,整体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
牵手后生了宝宝乐视抢占大屏入口 。
相信深圳贾老板和李老板秀恩爱的那一幕大家都记忆犹新 。当年,乐视和TCL牵手的消息已经在新闻圈和朋友圈炸开了锅,各种高度的战略意义早已被外界讨论 。事实上,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战略合作,乐视迫切希望通过资本沟通找到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来开拓大屏市场 。
贾老板和李老板喝咖啡 。
面对互联网电视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新的模式和生态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玩互联网电视的第一人,乐视这次无疑获得了战略先机 。至于曾经参战的互联网公司,很可能会被互联网电视时代的马太效应逐渐挤出市场 。对于他们来说,行业整合能力弱,软硬件研发能力弱,用户规模弱,肯定会面临巨大的发展瓶颈 。
乐视《超曲速》发布会
这种合作影响的不仅是互联网厂商,还有国内传统电视厂商 。乐视增强了硬件和线下服务的短板 。TCL增强了互联网服务和互联网运营的能力,相当于两个强大的派系联手,以两种姿态与别人竞争 。所以别看两位大佬刚喝完一杯咖啡就牵着手,有说有笑 。其实做决定花了很长时间,这个决定对现在的电视市场是革命性的 。
Ultra max 70定价
加入信息资源网后,两个人必须共同经营家庭,生孩子的问题自然要提上日程 。这一次,乐视没有让我们等太久 。就在它宣布牵手8天后,又带来了自己全新的超级电视剧 。相比上一代产品,更能满足高端用户的需求 。
写在最后:
分体电视超4 Max70顺应了当前电视大屏的发展趋势 。高水准的工业设计和9.9mm的机身厚度也体现了产品的高端定位,硬件方面率先将64位处理器高通骁龙APQ8094商用到电视产品中 。对于低于信息资源网量产的定价,乐视创造了全新的用户价值,同时也表明了乐视对整个开放闭环生态系统的信心 。
【分体王者 第4代乐视超级电视Max70首测 乐视网 超级电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