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谁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体现的阴阳关系-

阴平阳秘”出自《内经·生气通天论》,经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是古人对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其中相互对立的双方的概括,其中包含了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既互根有互生,既互相消长又互相转化的矛盾关系 。
在自然界中,阴就是指我们用肉眼能够看得见的、具有形态的物质;阳即指我们用肉眼观察不到的无形的实际存在 。具体到人体来说,“阴”就是人体能够看到的血肉躯体、肌骨筋脉、五脏六腑以及进入人体之内的一切物质;“阳”则是指人体组织、器官等的一切生理功能以及人的思维、精神和意识等 。在《说文·亏部》中“平,语平舒也”,本义指乐声舒缓,气息舒徐,由此可知,阴精要平和、适量、舒缓、丰满;“秘”古代写作“袐”,通“闭”,有秘藏、保存的意思 。“密”是指密闭之意,所以,阳气一定要密闭、保藏,这样才能使阳气固秘,不至于使阳气因主外而消散 。因此“阴平阳秘”就是阴不能太盛,要适量平和,阳盛不能张扬,关键在于能够固秘 。对于人体来说,“阴平”是指由后天而得的有形之躯中各组织、器官之生命物质的质量没有“太过”和“不及”,均保持在正常范围之中;“阳秘”即阳气固密,一方面指人体的五脏六腑没有阳气太过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又人体的卫气所气到的保护作用正常,能够抵御外邪的入侵,使机体处于稳固状态 。所以,“平”与“秘”可以看做是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联系的纽带,揭示出人体在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信息交换之后,再对自身进行物质的重新分配、能量的储藏、物质与能量之间的转化过程,同时也蕴含着阴阳双方之间的整体统一、对立互根、动态转化等 。由此可知,“阴平阳秘”就是指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在物质以及功能方面都保持正常,使得外邪不能入侵、干扰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从而是机体在物质和精神上达到的最佳生命状态 。
以阴阳理论作为指导的太极拳通过内在精神与外在形体相结合的运动方式,通过“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从而实现阴平阳秘的最佳身体状态 。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谁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体现的阴阳关系-

文章插图
【黄帝内经】阴平阳密,精神乃治 。
佛教有修行的报身平等法身一说,死后有舍利子 。
平等法身就是三摩地,不生不死,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舍利子就是死后骨灰里致密的五彩颗粒 。
就像是水上的波浪,风平的时候,浪是致密的,等大的时候,浪是疏散的 。有说基本粒子是波,这个是正确的,佛教有波旬一说,就是物质的世界性 。
所有物质是波,不是水,真水是空 。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水是阴,波是阳,所以,阴平阳密,就是水平波密 。
精神乃治,就像是高僧的清净、平静 。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谁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体现的阴阳关系-】Tag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