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感恩,知足常乐是什么意思?所谓的知足常乐,更多的是感恩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有言:“善人之宝” 。
善良,是人最珍贵的宝物 。世间之事皆是有来有往,你在身边多撒下善意的种子,才会在未来你需要的时候结出回馈的果实 。
而良善之人一般都明白以下三个道理:做人,要心胸宽广,少念人过;懂得感恩,多记人好;吃亏是福,知足常乐 。
少念人过,常怀一颗宽容之心

文章插图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有言:“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
江海能成为汇聚百川的聚集地,是因为它具有无私的包容性 。
而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亦要心胸宽阔,有容人之量 。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民不聊生,各地汉室王族纷纷揭竿而起 。
随着势力的壮大,起义军领袖之一的刘秀便自立为帝,攻打洛阳,守将是朱鲔 。攻打数月,仍坚守不下 。
刘秀手下的廷尉岑彭曾在朱鲔手下做过校尉,刘秀便派他去劝降朱鲔 。
朱鲔说:“他哥哥的死是我策划的,我还曾建议削除他的兵权,我害怕他不会放过我,才不敢投降 。”
刘秀得知后,却说:“他若投降,我不会杀他,还可保他的官爵,决不食言 。”
朱鲔投降后,刘秀果然没有为难他,还封他为平狄将军,扶沟侯 。
至此后,刘秀的仁厚传遍天下,的诸侯都纷纷投降,国家也很快得到了统一 。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有言:“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
能做到心胸旷达,才是道德的完美体现 。
其实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不过是立场不同罢了,而不是真的有难以逾越的深仇大恨,若总是耿耿于怀,睚眦必报,只会闹得两败俱伤 。
但若能做到敞开心胸,在碰到矛盾时,懂得换位思考,体谅他人的过失,不锱铢必较,便可轻松抹去很多生活中的不愉快,福气也自然随之而来 。
多记人好,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文章插图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有言:“天下有始,复守其母,殁身不殆 。”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扎稳脚跟,才不会产生忧患,而做人最基本的道德便是感恩,懂得感恩之人,别人才更愿意帮助他 。
三国时期,有个叫蒋琬的零陵湘乡人,刘备入蜀后,给了他一个广都县令的职位 。
他做事公正,勤恳,受到了同僚和当地百姓的拥戴,同时,也引起了诸葛亮的关注 。
一次,刘备因事来到了广都县,蒋琬因醉酒而未出现,刘备大怒,要判其死罪 。
【心存感恩,知足常乐是什么意思?所谓的知足常乐,更多的是感恩】诸葛亮得知,火速赶来,为其求情,刘备才收回了成命,但罢免了他的官职 。
不久后,诸葛亮又将他扶持起来 。后来,蒋琬做到了尚书郎,诸葛亮出征时,总是让蒋琬负责军需保障 。
而蒋琬也总能做到兵足食足的供给,解决了诸葛亮的后顾之忧 。
多年后,诸葛亮六出祁山病危,特地给刘禅写信,提议在自己死后,让蒋琬接替自己的位置 。
刘禅遵照诸葛亮的遗嘱,任命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 。此后,蒋琬终于成为蜀汉政权的中坚人物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有言:“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
拥有好的德行之人,自然也会得到德行的帮助,而懂得感恩之人,别人也愿意一直帮助他 。
这世间,本没有什么理所当然,别人帮助你,或是看在情分上,或是举手之劳,一时发的善心,但若把别人的帮助看成想当然,就是会寒了人心,失了根本,再遇到困难之时别人只会袖手旁观 。
人活一世,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时时刻刻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好,适时地给予一些回报,哪怕只是一句“谢谢你”也会温暖他人的心,今后若再遇磨难,才能再次获取他人的帮助 。
吃亏是福,知足常乐

文章插图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有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灾祸是福的依凭,而福中亦潜藏着灾祸,是以有时眼前的吃亏,并不是真的吃亏,从长久而看,当时的抉择可能帮自己躲过一劫 。
明朝时期,有一位姓尤的老翁,在州城里开了一间当铺 。
这年冬天,年关将至,尤老翁在屋子里盘点账目 。忽听门外传来一阵吵闹声 。
他出门一看,原来是穷邻居赵老头和自家伙计吵了起来 。
推荐阅读
- 感谢感恩的话语简短精辟,借钱感恩的话语简短精辟-
- 感谢亲人的诗句?感恩亲人的诗句或者名言
- 感恩节祝寄语?感恩节祝福话语大全
- 心里有多少感恩就有多少福?一个人有多少恩就会有多少福
- 感恩遇见,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见
- 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的人诗句?懂得感恩的寄语
- 感恩节短句的祝福语?感恩节祝福语短句子
- 感恩朋友的古诗词名句大全?感恩朋友诗句古诗大全
- |在职场中,如何获得利益或是感恩?
- 感恩父母祝福短语?感恩父母的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