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古诗独坐敬亭山备课教案?独坐敬亭山古诗教案活动目标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译文
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 。
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
注释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
尽:没有了 。
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
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
厌:满足 。
(只有 一作:唯有)
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 。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
《独坐敬亭山》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
2、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 。
3、会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诗句,背诵古诗,积累语言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李白吗?
(知道)
那你能给我们来介绍一下李白吗?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音律和谐多变 。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
师:李白的诗我们已经学过不少了,谁来背一首?根据学生的背诵相机点拨 。
《望庐山瀑布》——寄情山水的诗人 。
《静夜思》——乡愁满怀的李白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重情谊、珍友谊的李白
二、读中悟诗
学生自读古诗,做标注 。
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
教师:敬亭山在哪里?
(江南,安徽)
强调“两不厌”------注释中如何解释“厌”,那么不厌是什么意思?“两不厌”又怎样解释?
强调“孤云”------孤云是多少白云?
只有一朵 。
白云的伙伴呢?
早就走了,这是最后一朵,也将要“独去闲”了 。悠闲自在的飘走了 。
出示:“尽”在字典里的三种解释:
全部;完了,没有了;
用了很大的力气 。
“高飞尽”里面你怎样理解“尽”字的意思?“高飞尽”又怎样解释?“众鸟高飞尽”呢?
三、理解诗句,体会感情
(一)从题目上感悟
师:知道敬亭山在哪儿吗?(生答)
师:我们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 。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州市郊 。大诗人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宣州,多次登临过敬亭山 。在李白之后,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等这些大诗人也都先后去过,并且在那里留下了大量的诗文,所以敬亭山后来被称为“江南诗山” 。好,谁再来读题目?注意敬亭山前面还有“独坐”两个字 。
(生读)
3、李白来到敬亭山下,坐下来欣赏对面山上的美景 。有知心朋友陪伴吗?有只可爱的小鸟陪伴也行啊,有一朵白云相伴也很悠闲啊!
(生回答,都没有 。并说说从哪句诗里知道的 。)
4、没有伙伴,你觉得李白是怎样的心情?板书:独 。
5、独坐敬亭山的意思是?
( )学生填空,理解题目的意思 。
6、谁愿意来当一次小演员,把自己变成李白,读一读自己的这首诗的题目 。
7、知道孤独忧伤的语气要低沉,缓慢 。练习朗读题目 。
8、李白为什么会孤独,会忧伤呢?一起来了解一下李白当时的处境,写作的背景 。

幼儿古诗独坐敬亭山备课教案?独坐敬亭山古诗教案活动目标

文章插图
(二)细读诗文,理解含义
1、课件出示全文 。让我们继续穿越时空,以李白的身份,读读自己写的这首诗 。还要注意用上李白的语气啊 。
2、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李白很孤独?
(重点理解高飞尽,独去闲,第一句诗的含义 。)
3、寂静的山上没有一只鸟,没有一片云,此时此刻有谁愿意懂李白的心,留下来陪陪他呢?
(敬亭山)
4、李白的眼里有鸟吗?有白云吗?只有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