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咏雪这首诗妙在哪里 郑板桥的咏雪诗的意思
前言
史上有这样一首诗 , 全文仅28个字 , 看一遍就会背 。这首诗名为《咏雪》 , 是清代著名的文人画家郑板桥所作 。
郑板桥 , 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 , 其诗书画 , 世称“三绝” , 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

文章插图
他年轻时 , 有一次到扬州去 , 遇到了两个文人 , 他们相谈甚欢 , 一见如故 , 在交谈的过程中 , 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 , 两位友人邀请郑板桥前往一个叫小玲珑山馆的地方小聚 , 此时正遇上一群读书人在山馆赏雪吟诗 , 他们看到郑板桥身着粗布衣服 , 很是瞧不起 , 觉得他不懂得作诗 , 便想着刁难他 , 让他现场作一首跟雪有关的诗 。
就在众人以为郑板桥会羞愧难当时 , 他却不慌不忙地来回踱步 , 几个回合下来 , 他便开口吟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 。

文章插图
整首诗几乎都是数字 , 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 , 背诵起来也是轻而易举 , 可以说看一遍就会背 , 堪称“史上最容易背诵的一首诗”!
01 寒门学子苦读诗书 满腔抱负无处施展
郑板桥 , 生于1693年 , 原名叫郑燮 , 字克柔 , 号理庵 , 又号板桥 , 所以人们也称之为板桥先生 , 江苏兴化人 , 祖籍在苏州 。
虽然郑板桥出生在书香世家 , 但家里条件并不算好 。他的父亲是个秀才 , 在清朝秀才是分为三等的 , 而郑板桥的父亲是禀生 , 是最优秀的一等秀才 , 政府每个月都会供给粮食 。
但即便如此 , 仅凭父亲秀才的身份也不足以养活一大家子人 , 父亲凭着自己的文采收了几个学生 , 勉强维持着全家人的生计 。

文章插图
郑板桥也遗传了父亲的好基因 , 从小就聪颖好学 , 三岁的时候就能够识字了 , 父亲看到郑板桥如此聪敏 , 对他期望甚高 。
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 , 年仅八岁的郑板桥便能写出一手好文章 , 尤其是他的对联 , 于寻常句子中见惊奇 , 常常让父亲感到惊艳 。对于郑板桥的天赋 , 父亲很是欣慰 , 将他视为自己的骄傲 。
渐渐地 , 在父亲的教育下 , 郑板桥慢慢长大 , 学识也更加渊博 , 十六岁的时候 , 郑板桥便向前辈陆种园请教 , 学习填词 , 在高师的点拨下 , 郑板桥的填词水平突飞猛进 。
古代文人 , 之所以饱读诗书 , 不过是想有朝一日 , 凭借自身的才华考取功名 , 为国效力 , 郑板桥自然也不例外 。

文章插图
20岁的时候 , 郑板桥考中秀才 。在明清时期 , 文人如果想参加科举考试 , 必须要先通过由县、府、院举办的县试、府试、院试 , 只有通过了这三层考试 , 才能取得秀才的资格 。
而有了秀才的资格 , 才能参加科举 , 可以说 , 秀才是参加科举的一张入场券 。
作为士大夫阶级的底层 , 跟达官贵人比自然是比不了 , 但与平民百姓相比 , 秀才无疑是羡煞旁人的存在 。
而郑板桥20岁便考中了秀才 , 可见其文采非一般人所能比 。
中了秀才后 , 郑板桥一边在教馆教学 , 一边开始研究学习书画 , 当然还不忘为科举考试做准备 , 对他来说 , 通过科举跻身仕途才是最好的出路 , 只是 , 要取得功名 ,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文章插图
02 穷困潦倒被轻视 赋《咏雪》绝句惊艳四方
在考中秀才后 , 郑板桥在家人的安排下娶了妻 , 为了维持婚后的生活 , 郑板桥不在扬州卖字画 , 但那个时候的郑板桥只是一个没有名气的年轻人 , 他的字画自然卖不出太高的价钱 , 日子依然过得很清苦 。
推荐阅读
- 夏祭圣遗物在哪刷?夏桀
- 校园招聘|“不当我儿媳妇就把你辞退”,毕业生崩溃,网友:还有这好事?
- 宝贝与我哪个奶粉好吗?宝贝与我奶粉为什么这么便宜
- 娘心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爹娘这就是爹娘
- 教师|教育部新通知:农村年轻教师迎“坏”消息,家长直言:早该这样了
- 宋徽宗赵佶死后惨状?宋徽宗赵佶生母
- 刘海|怎样的女生才能称得上“好看”?这几个特征,能占2个就很幸运了
- 小王子这本书是童话书吗?小王子为什么被称为写给成人的童话
- 大虾怎样去掉虾线
- 大虾炖白菜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