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案学情分析?部编版六下《匆匆》教学设计( 二 )


学生在第4自然段中也发现了这样的连串问句,我和同学们做了角色转换朗读,我读前两个问句,学生读“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和“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李姝佳同学说这是一问一答 。学生单个读后四个问句,发现没有一问一答,未雪鹏谈了他的感受,他说最后两个问句写出了的无奈和不甘心,大部分同学反应迟钝 。

匆匆教案学情分析?部编版六下《匆匆》教学设计

文章插图
这节课没有按照预设的步骤完成教学,重点没有扎实地突破,下课铃就响了 。课后我反思到:
一、备课没有立足于学生的既有经验 。
学生都还是些孩子,他们对时间流逝的体会没有大人深,他们的生活经验也不丰富,同学们只关心让他们开心的事情,有烦恼也会很快忘记 。我在和同学们体会失落、恐慌,无奈和不甘的情感时,没有先唤醒他们的经验,从切身体验谈起,时代和生活的阻隔使学生无法切身体会的心境 。
二、对问句抒情的效果挖得有点深 。
教参上建议“不要进行写作方法的抽象归纳,内容理解不宜过深、过细”,我就是对问句抒情的方式挖得太细了,非要让学生像赏析文章一样分析,学生的认知还没有到这个点上,只要学生能大致感受到“失落、无奈”也行,只要明白追问是为了表达情感就行了 。应该基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学目标,深文浅教 。
匆匆教案学情分析?部编版六下《匆匆》教学设计

文章插图
【匆匆教案学情分析?部编版六下《匆匆》教学设计】三、朗读指导做得还不够好 。
因为个人的能力不够,朗读指导上总是力不从心 。虽然知道朗读很重要,但是缺乏经验,不知该怎么帮助学生 。
总之,备课上课,心中要有学生,课堂的中心是学生,高质量的课堂始终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读书、思考、讨论,内化 。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如果能有良师指导该多好啊!
六下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的教学,我打破常规
六下《快乐读书吧》教学,我设计了3个活动
六下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单元整体教学预设与反思
Tag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