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成长特点与名医知识( 二 )


有一颗善良的心 。
唐代孙思邈曾写过一篇关于医德的文章:“大医治病,须平心静气,无欲无求,先发慈悲,誓救灵魂之苦 。”接近
床上,习医诊病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为患者是亲 。
重医德修养也是《名老中医之路》中的96位名医的共识 。连建伟教授曾说:做人首先要有仁爱,仁爱之心不可或缺 。特别我们做医生的,对病人就要有仁爱之心,把人家的痛苦看成是自己的痛苦 。
在临床上,因为加号,连师只有半天的门诊常常变成一日门诊,错过吃饭时间是常有的事,“病人大老远赶来不容易”是其常说与学生的话语,医德医术言传身教 。
何任带学生无数,但对病人非常专一,从不允学生中途打断,以病患为中心,一心为患者着想 。杨继荪曾任医院领导,常接触高官达人,但其诊病常是“在朝在野一个样”,一视同仁 。汤金土毕业工作后,几乎未出过远门,一心为患者着想 。
王晖每次门诊均提前一小时看病,崇尚大医精诚 。唐福安临诊时对病患来者不拒,无论多迟,他都会无限制加号,直到每个患者拿到他的处方 。对病患不分亲疏贵贱,无论什么身份、同他什么关系,病历卡全部按号子排队,连自己亲妹妹也不许插队 。
在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长眠着一位特鲁多医生,他的墓志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行医人,“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
这深刻地概括了为医治病的特点:并非所有疾病都能医治,而我们医生不仅需要治疗疾病,更需尽可能帮助、安慰病患 。医乃仁术,古今中外名医,无不如此 。
全国每年毕业中医药学生数以万计,最终在中医药行业就业并有所成就者少之又少,除了上诉提到的内在原因,外在因素也不乏其中 。
中医院校扩招,直接导致师资力量及教学资源等严重不足,学生时代跟名师成为一纸空谈 。因此,作为学生,需主动把握各种机遇,跟师学习,除了课堂知识,可以主动提出课余时间跟师抄方,暑期进医院实习、抄方、识药,积极响应学校的课外学习活动 。
作为低年资医师,业余时间可跟名师抄方,积极把握医院提供的学习机会,心系患者,为学一世 。
此外,随着院校扩招,各个医学院区招人计划并未相应增长,西医院中医科薄弱,常不需招人,中医院西化的问题也日渐明显,造成中医药学生处于“进中医院没机会,进西医院没资格”的尴尬境地 。
政府在此方面有相关政策,若诚心习医,我们亦可先跟师学习,或者读研、读博更上一层楼 。只要我们卯足了劲,潜心习医,是金子总会发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