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的传说

元宵节是大家都非常熟习的一个节日了,元宵节是在农历正月十五,也是每年春节之后的第一个节日,所以元宵节还是非常受看重的,对于元宵节的来说,有几个不同版本的传说,接下来大家就和资源网小编一起懂得一下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的传说 。
 

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的传说

文章插图
 
元宵节的来历
 
火炬驱邪
 
元宵节的来源很古老,一种说法是源于远古人类在过节时以火炬驱邪 。这个节要祭祀天神,由于是夜里进行,自然要打着火炬,后来就逐渐演化为元宵节了 。汉代大众在乡间田野持火炬驱逐虫兽,愿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
 
祭祀泰一神
 
元宵节来历的另一说法与祭祀泰一神有关 。泰一神亦称太乙神,主宰人间的风雨、饥荒和瘟疫 。据说,汉朝武帝曾久病不愈,求助太乙神后竟奇迹治愈,于是开端建太乙祠坛祭祀,每逢正月十五通宵达旦,以隆重的灯火祭祀 。这一运动后人被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
 
汉文帝平乱
 
汉高祖刘邦逝世后,吕后扶其子登基,后来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 。吕后病逝世后,吕氏家族惶惶不安,畏惧遭到损害和排斥 。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机密聚集,共谋作乱之事 。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资源网王刘囊耳中 。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议起兵讨伐诸吕,最后彻底平定“诸吕之乱”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汉文帝刘恒登基,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贺 。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即“元宵节” 。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相传东方朔在御花园发明宫女元宵因无法和家人会晤预备投井自杀,深感同情,保证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他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 。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 。一时之间,长安陷入一片恐慌,人们纷纭求问解灾的方法 。
 
东方朔扔下一张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的红帖,扬长而去 。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一看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东方朔 。东方朔便提出让宫女做火神君最爱吃的汤圆,在十五晚上焚香上供,敬奉火神君的主张 。再让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造成满城大火的假象瞒过玉帝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宫廷人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 。
 
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长安城里家家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烈非常 。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与元宵团聚了 。如此热烈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 。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 。因为宫女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元宵节” 。
【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的传说】 
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的传说

文章插图
 
元宵节的习俗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风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圆满之意 。  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
资源网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展及道教文化的参加逐渐在中国扩大开来 。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范围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名堂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残暴,极为壮观 。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光也越来越长 。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伸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