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碑文

碑刻是集历史文化内涵、艺术品位和加工工艺于一体的艺术瑰宝 。“碑”主要指汉魏唐时期的碑刻 , 如墓碑、寺庙碑、造像、摩崖石刻等 。在《帖》中指名道姓的人的书信和书法家写在帛书上或刻在木板、匾上的作品 , 然后拓印、装裱 。
从表面上看 , 中医和碑刻没有明显的关系 , 但两者都属于国粹 , 相互影响 。家知大夫 , 大夫擅书 , 历代见 , 脉络相同 。王献之的《鸭头丸帖》 , 张旭的《肚痛帖》 , 苏东坡的《覆盆子帖》 , 黄庭坚的《方药墨跡》 , 徐渭的《苦笋帖》 , 东晋葛洪书的《天台观》 , 收入《水斋药方》的王肯堂的《明代医家书法》 , 都显示了碑文化与中医的关系 。黄庭坚《三希堂法帖》也是平板文化和中药文化的代表 。
【中医与碑文】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一直喜欢吃苦笋 , 他也是知道的 。他曾说:“韭黄照春盘 , 白梅开秋菜 。只有这种淡竹苗在市场上三点钟卖 。”他嗜食苦笋 , 令不少亲友担忧 , 担心他过量食用会“使人枯萎、不育” 。黄庭坚为此客气地向他表示感谢 , 同时把自己多年苦笋之苦的经历和苦笋的食疗价值作成《苦笋赋》 , 以解其误 。傅:“余嗜苦笋 , 有十谏 。他演苦笋赋 。字里行间写着:苦笋带刺 , 苦笋带冠 , 甜脆 , 微苦 , 温密 , 多而不伤人 。苦而有味 , 如忠谏 , 可居一国 , 而有余害;若为秀才 , 皆有德 , 是钟江山之雅 。所以可以深藏雨露 , 避风烟 。食物开道 , 酒徒流口水 。蜀人说 , ‘苦笋不可食 , 食之不可治 , 使人凋零 , 不能生育 。我从来没有比它差过 。不言而喻 , 军士进则信 , 退则眩 。一个相信自己耳朵却不相信的下士是固执的 。“李太白说 , ‘但如果你喝醉了 , 就不要传给醒来的人 。’"
黄庭坚《苦笋赋》写得工整漂亮 , 成了一代代传下来的名帖 , 叫《苦笋赋》 。003010不仅是书法的瑰宝 , 也为后人研究苦笋的药用价值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唐代书法家怀素也有草书《苦笋帖》原件 ,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全帖只有两行十四字 , 书法俊朗健朗 , 有二王风范 。
苦笋入药早 , 唐代陈藏启《苦笋帖》年的日期说:“苦笋味苦甘 , 性寒 , 主症不睡 。去除脸上和舌头上的热黄 , 解渴 , 明目 , 解酒 , 除热 , 壮人 。”103010中说“能调心烦气 , 益水道 , 降气化痰 , 调风热脚气 , 煮着吃 。”103010说:“苦笋味苦、甘、寒、无毒 。四川徐州、宜宾、长宁产的苦笋 , 别人看得上 。”
从以上文献来看 , 苦笋早就被人们所重视 , 不仅可以作为“益气力”的滋补食品 , 还可以用来治疗肝胆肾脏病 。所以黄庭坚喜欢吃苦笋 , 做《苦笋帖》 , 是有其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的 。(单建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