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缠绵
湿是长夏(夏秋之交)的主气 , 有内外之分 。外湿多由气候潮湿 , 或涉水淋雨 , 或伤于雾露 , 或水中作业 , 久居湿地等原因 , 使湿邪侵袭人体而引起 。内湿的形成 , 多因素体肥胖 , 痰湿过盛;或因饮食失节 , 恣食生冷 , 过食肥甘 , 纵饮酗酒;或饥饱不节 , 内伤脾胃 , 以致脾的运化、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 , 聚而成湿 。
湿无定体 , 且可随病因及体质的不同而有寒化、热化之异 。外感湿邪多兼夹风、寒、火邪而发为风湿、寒湿、湿热、湿温等证 , 内生湿邪则多表现为痰饮、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等病 。湿证表现虽多 , 然有两个共同特点 。其一曰“重” , 即湿病之人多有头重身楚 , 肢节困重难举之症;其二曰“浊” , 亦即湿病患者五脏之液(涕、泪、汗、唾、涎)和排泄物(痰、二便、带下、脓液等)多秽浊不清 。
湿为阴邪 , 黏滞固着 , 不易速去 , 所以湿邪为病 , 往往起病缓慢 , 病程较长 , 缠绵难愈 。湿性重浊 , 易滞气机;气机受阻 , 清阳不升 , 浊阴不降 , 在上则为头重如裹 , 昏蒙眩晕;在中则胸脘痞闷 , 胃纳不香;在下则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混浊 。湿性趋下 , “伤于湿者 , 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 , 故湿邪为病 , 还多见淋浊、带下、脚气、足肿等下部病证 。
【中医湿性缠绵 燥胜伤津】脾喜燥而恶湿 。外湿发病 , 易困脾阳 , 导致脾失运化 , 湿从内生;而脾虚失运 , 湿邪内停 , 同气相求 , 又易招感外湿 , 故外湿与内湿可以互为因果 , 相互影响 。究竟是外湿困脾 , 还是脾虚生湿 , 二者俱有湿困特点 , 但一为因实致虚 , 一为因虚致实 。区别点在于湿邪偏盛与脾虚不运的主次及其先后因果关系上 , 不可混淆 。周仲瑛认为两者在治疗上化(燥、利)湿虽同 , 但外湿困脾者 , 重当运脾 , 从标以顾本 , 常以胃苓汤为代表;脾虚生湿者 , 重在健脾 , 从本以顾标 , 常以六君子汤为加减 , 必要时两者还当联系合参 。
外湿致病当分清湿遏卫表 , 还是湿在经络 。在卫表者宜芳香化湿解表 , 并注意配伍宣达气机药 , 使气行湿化;湿在经络关节者 , 往往兼夹风邪 , 应注意配合使用祛风胜湿药 。内湿致病重浊腻滞 , 易壅塞气机 , 辨证应分虚实、审寒热 , 注意健脾渗湿、清热利湿、温阳化湿法的灵活运用 。具体而言 , 湿在上焦而有卫表症状者 , 当用藿香、佩兰、豆卷、香薷、苏叶、薄荷芳香化湿(浊);湿在中焦 , 困遏脾运者 , 当用苍术、厚朴、法半夏、陈皮、白蔻仁、草果苦温燥湿;湿蕴下焦 , 小便不利者 , 当用茯苓、猪苓、泽泻、通草、车前子、薏苡仁淡渗利湿 。
周仲瑛提示 , 临证治湿之际尚有两点须格外留意 。一是治湿宜守 。缘于湿性黏滞 , 难求速效 。故辨准湿邪之后 , 当守法守方 , 不宜频更方药 。祛湿药中茯苓、猪苓、薏苡仁、车前子、泽兰、泽泻等淡渗利湿之品药性平和 , 在辨证方药中灵活选用其中数味 , 久服无妨 。其中苡仁一味 , 利湿兼能健脾 , 标本同治 , 堪称治湿之佳品 。二是治湿忌补 。是指湿邪未清时 , 禁用滋腻碍胃及助湿生热之品 。湿邪最易阻遏气机 , 困扰脾阳 。故湿病患者最忌熟地、白芍、阿胶、天麦冬等阴柔之品 。然生芪、白术、山药、扁豆等益气诸药 , 益气而兼有健脾除湿之功 , 均属治湿要药 , 又不在当禁之列 。酒酪炙煿、肥甘厚味及生冷瓜果均有助湿之弊 , 也属湿病当忌范围 。
燥胜伤津
燥为秋令主气 , 外感燥邪有温燥和凉燥之别 。初秋有夏火之余气 , 燥与热合 , 出现类似风热的症状 , 则为温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 , 燥与寒合 , 出现类似风寒的症状 , 则为凉燥 。外感燥邪 , 既具有外感病临床表现的一般特征 , 又有燥邪上犯上焦肺经 , 耗伤津液的症状 , 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燥胜则干 。”
推荐阅读
- 中医看病遵循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的原则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张景岳《新方八阵》用药规律分析
- 中医蛋白开穴减肥
- 中医是不是源于道家,中医发源于道家-
- 我国中医外伤科始于哪个朝代?
- 杜仲和什么搭配最补肾?
- 药过病所与适其至所理论探微
- 搓小男孩脚心方法是什么?
- 中医治疗讲究标本缓急
- 中医养生的整体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