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真有姜子牙这人吗-,历史上的姜子牙是什么样的人-
姜子牙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其知名度不下于,甚至某种程度上还要高于影视剧中常见的孙悟空、哪吒、杨戬 。在中国的很多地区,我们还能在门楣、屏门、房梁等地方看到“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字样 。
我们现在可能认为这主要归功于明代小说《封神榜》对于姜子牙的刻画 。可是在小说中,姜子牙虽然是主角,却可以说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主角了 。就像《三国演义》状诸葛亮多智近乎妖,在《封神榜》中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他作为“武圣”应该有的能力,反倒是更像一个神棍 。如果一定要说姜子牙为什么能够担当“扶周灭商”这个重任,只能说他有一个无比牛逼的背景,去掉这个原因感觉申公豹都比他称职 。
文章插图
在小说中,姜子牙本是朝歌人,在三十二岁的时候上昆仑山学艺,还拜了当时修仙界最大势力,阐教的教主元始天尊为师,所以姜子牙在《封神榜》中的辈分极高,杨戬、哪吒这些全都得叫他师叔 。结果学了四十年也没有学到什么真本事,就在七十二岁时被元始天尊以没有仙缘为由打发下山去扶周灭商 。
而在扶周灭商的过程中,我们没有看到排兵布阵,没有看到文韬武略,只看到每次姜子牙都被商朝的一名普通将领打的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然后就不知道哪里跳出来一个师侄不仅救了他,还把对方打败了 。当对方来了一个更厉害的,把小的打了,必然又引出小的身后老的,不断的反复循环 。反正最后胜利了还是不知道有什么本事,只知道他背景大,靠山硬,帮手多了 。
文章插图
可结果就是这位没有仙缘的姜子牙,却是真正的人生大赢家 。就看他的十二个师兄,号称十二金仙如何,还不是被削去顶上三花,千年道行毁于一旦,只能重新修行 。阐截两教,多少资质比他好,修为比他高的,落得个身死道消,魂魄上封神榜的下场 。连厉害如通天教主、元始天尊、老子都被鸿钧老祖罚去闭门思过,不得干预红尘事物 。就只有姜子牙不仅被封到齐国,享受人间富贵,更手持一杆打神鞭,诸神辟易 。(注:在中国神话体系中,成神比签了终生996制卖身契还要惨,所以书中所有人都不愿意名字上《封神榜》)
这就给人一种遐想,姜子牙应该有什么非常厉害的身份背景,就像上面空降下来镀金的太子爷一样 。反而没有人去关心姜子牙为什么在历史上被称为“武圣”、“百家始祖” 。
文章插图
那么姜子牙在真实历史上,究竟有怎么样的身份背景呢?我就通过历史文献中的蛛丝马迹为大家还原一下 。
姜子牙身世
姜子牙是哪里人?常见的说法有三种,一是“东海上人”即东夷人士;二是河内汲人;三是“西方人”(此西方非我们现在说的西方,指古代相对于中原的西方,今天山西山西等地,如姬昌为“西伯侯” 。)
第一种说法在普通人中最为流行 。主要依据,一是《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 。”二是《吕氏春秋·首时》:“太公望,东夷之士也 。”但是这种说法非常的突兀,也存在着无法解释的漏洞 。比如同样是《史记·齐太公世家》又记载:“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 。”《齐记补遗》载:“太公葬于周,齐人葬衣冠于此 。”中国人讲落叶归根,古代周人尤其有这个习俗,姜子牙反葬于周正是证明了他不是“东夷人士” 。“东夷说”估计是因为姜子牙封地在东方而产生的误会 。
文章插图
第二种说法主要是汉代高诱在《吕氏春秋·当染》中注曰:“太公望,河内汲人也”,而在汲县东门北侧有太公庙,庙前有碑云:“太公望者,河内汲人也”这种说法同样也没有依据,大概是因为姜子牙曾在流经汲县的磻溪中垂钓而产生的 。
第三种“西方说”是我目前支持的观点 。一是姜子牙反葬于周的记载,在《礼记·檀弓》记载;
大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 。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 其本 。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 。’仁也 。”古人认为狐狸如果死在外面,一定会把头朝向它的洞穴,表示思乡之情 。因此姜子牙反葬于周,表明了他的家乡在西方,在周 。
推荐阅读
- 成熟有气质的个性签名有哪些?
- 唇膏|让你更有力量的9只权力唇膏,艾玛沃森见法国第一夫人靠它显专业
- 100万存银行怎么理财,手里有100多万该怎样理财-
- |职场饭局,有这三种喝酒习惯的人不但让领导讨厌而且不被领导看重
- 玉米|又到了减肥黄金期,注意不要吃错5种食物,没有降不下来的体重
- AO3是什么-,ao3为什么叫ao3-
- 咬舌自尽真的能够立刻死去吗?
- 涉及梨花的诗句有哪些?
- 撩妹子的情话有哪些?
- 关于春游的唯美句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