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成功?明朝辅佐朱元璋的人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朱升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 。
此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智囊朱升!在《明史》中,关于朱升的记载非常少,跟明初的许多开国功臣相比,朱升的名气也并不算大,许多人可能根本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但就是这样的朱升却为朱元璋成功平定天下作出过巨大贡献,已至伟人毛主席对他都赞许有加 。而通过史料我们可以得知,谋士朱升是安徽休宁人,出生在一户半教半农的人家,因朱升出生在晨曦之初,太阳东升之际,其父取之昌盛、吉祥之意,为其命名为朱升 。
早年因受家庭影响,朱升曾先后拜在当地名儒门下求学,十九岁时,经学者陈栎推荐,在县里考上秀才 。随后朱升没有继续求取功名,而是返回故里开馆讲学,伴以务农 。在此期间,朱升除了教书育人外,他还潜心编纂著作,成为远近闻名的饱学之士 。就这样,直到至正元年(1341年)博览群书的朱升才登乡贡进士 。后经人举荐,朱升出任池州学正,在职期间整治学官腐败现象,并执行学规、考校训导,一时间风气大变,颇有成绩 。但由于元末统治阶层昏庸腐朽,不愿随波逐流的朱升于是愤而辞官归隐,潜心研究学问 。

朱元璋为什么成功?明朝辅佐朱元璋的人

文章插图
到至正十七年(1357年),元朝腐朽的统治导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朱升虽隐居教学,但他在暗中也观察时局的走向 。此时江南诸侯纷起、遍地烽火,竞争到最后,基本上就剩下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大势力,而朱升最终投靠的“明主”,正是朱元璋 。据《明史·朱升传》记载:“太祖攻下徽州,因邓愈推荐,召他询问时务” 。在大将邓愈的推荐下,朱元璋亲自到朱升家拜访,“降驾亲访之”向其询问平定天下的策略问题 。
想当初,蜀主刘备三顾茅庐才求得诸葛亮的隆中对,向其提出“三分天下”计策,而朱升和朱元璋第一次谈论天下大事,便给朱元璋说了9个字方针,据《明史·朱升传》记载:“对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太祖善之” 。朱元璋听后茅塞顿开,于是就将朱升提出的这个九字方针作为平定天下战略的总大纲 。对于这9个字,可谓字字堪比百万雄兵,直接奠定了朱元璋的格局,在那个枭雄林立的时代,朱元璋没有成为众矢之的,逐渐成长起来 。后来,伟人毛主席曾盛赞朱升:九字国策定江山!
朱元璋为什么成功?明朝辅佐朱元璋的人

文章插图
的确,从当时时局来看,朱元璋虽然占据苏南浙北富庶之地,但南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两大劲敌,周边还分布着为数不少元朝残余,再加上还有一个名义上的领导小明王韩林儿,若朱元璋贸然称王,势必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按照朱升的建议,朱元璋暂缓称王的节奏,改变了以往急速扩张的策略,开始稳扎稳打发展自身实力,并伺机侵吞对手的地盘 。
俗话说:“出头椽儿先朽烂”,在元末农民起义中,称王称帝者不计其数,更有甚者,打下了一座县城便要过过皇帝的瘾,也正因此便成为元军重点打击的对象 。在朱元璋北方有韩林儿的大宋作为抵御元军进攻的屏障,东方有不服元朝的张士诚吸引火力,上游则有称帝的徐寿辉、陈友谅在明里暗里帮助朱元璋吸引元军的注意,此时唯独夹在强敌之间的朱元璋韬光养晦,势力逐渐壮大 。
朱元璋为什么成功?明朝辅佐朱元璋的人

文章插图
从朱升9字战略的提出,朱元璋在龙凤十年之前,都称吴国公,尊奉红巾军领袖韩林儿为帝 。直到公元1363年,朱元璋通过鄱阳湖之战击杀陈友谅,在消除最大的外患之后,才于次年称吴王 。两年后,朱元璋又派人暗杀韩林儿,自此成为境内最高统治者 。可以说朱元璋能从乱世中脱颖而出,都皆因采纳了朱升的建议 。而除了给朱元璋制定统一的国策外,朱升还在朱元璋攻打徽州、婺州和鄱阳湖大战及和陈友谅、张士诚多次的交战中,他都在军事上提供了大量的谋略,为消灭元朝,统一中原,建立明王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称帝,建元洪武 。谋士朱升仍然被召至皇城应天府继续充当谋臣,在当时朱升所处地位与“开国元勋”不相上下,朱元璋对他也很是青睐,称赞朱升“为人老实,是老成贤达中的英杰”,晋升其为翰林院学士兼东阁学士、嘉议大夫,同修国史,成为皇帝高级顾问,凡军政机密均与之相商 。而考虑到此时的朱升已经是古稀之年,明太祖朱元璋还特许他不用每日上朝,由此也可见对他的尊崇之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