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当然 , 阻止动物继续增大的最强大的反作用力是生物的大灭绝 。在稳定安稳的环境中 , 动物总是不断长大 , 大型化伴随着专业化 , 往往使巨大动物成为适应当今环境的“专家” 。但是 , 环境并不总是固定的 。地球内外和宇宙的各种要素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使环境发生剧变 。这样 , 首先受灾的是无处可逃、繁殖缓慢的巨大动物们 。因此 , 大型化是动物进化道路的死胡同 , 也会带来
动物的必将是暂时的繁盛与最终的消亡 。当大灭绝到来 , 巨型动物灭绝 , 新的较小的动物取而代之 , 重走大型化之路 , 直到下一次大灭绝到来 。

文章插图
很多人说过去的动物大是因为史前大气中含氧量高 ,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道理 。地球上含氧量最高的时期不是恐龙时代 , 也不是新生代的两次巨兽时代 , 而是恐龙出现前一亿多年的古生代石炭纪 , 当时大气中含氧量达到了35% 。恐龙时代前夜的三叠纪是寒武纪大爆炸以来大气含氧量的最低谷 , 仅15-18% 。恐龙时代的大气含氧量为15-25% , 新生代是21-25% , 并没有明显差异 , 可知恐龙的巨大与含氧量无关 。不过 , 含氧量高虽不能刺激体型增长 , 但有助于支持动物更大的体型 , 尤其是对昆虫等无脊椎动物 。昆虫只有气管没有肺 , 呼吸器官很不发达 , 需要空气中有很高的含氧量才能给较大的身体供氧 。在石炭纪 , 蟑螂有家猫那么大 , 而蜻蜓大得就像海鸥 。

文章插图
还有人说过去的动物体型大是因为气候温暖 。持这种观点的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根据贝格曼规则 , 在寒冷的环境中 , 恒温动物体型越大越有利 , 体型大意味着表面积/体积比较小 , 热量散失较少 , 可以不必将过多能量浪费在维持体温 。而爬行动物则正好相反 , 在温暖环境中 , 体型越大越有利于隔绝热量 , 防止动物身体过热 。今天的全球平均气温是15℃ , 明显比恐龙时代和古近纪的巨兽时代低 , 而又显著高于冰河世纪的巨兽时代 , 由此可知气温高低与巨型动物的出现关联不大 。

文章插图
那么 ,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天我们见不到像恐龙和安氏兽、猛犸象这样的庞然大物了呢?柯普法则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在这几批巨型动物出现的巅峰期之后 , 地球经历了生物大灭绝事件 。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大灭绝消灭了恐龙 , 3400万年前的始新世末灭绝事件杀死了包括安氏兽在内的大多数大型哺乳动物 。大灭绝之后 , 巨型动物重新出现可能需要数百万年乃至上千万年的时间 。恐龙灭绝以后 , 巨型哺乳动物用了1500万年才演化出来 。最近一次灭绝事件发生更新世末期 , 猛犸象、剑齿虎等巨兽纷纷倒下 , 这次灭绝距今只有12000年 , 还没有时间演化出新的巨型动物 。今天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犀牛、美洲野牛、北极熊和老虎等 , 都不是新形成的物种 , 而是那场灾难的幸存者 。

文章插图
从理论上讲 , 我们今后一定可以再次看到恐龙大小的陆地动物 。毕竟 , 我们正在与有史以来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共享一个星球 。蓝鲸的体型超过了有史以来所有陆地动物 , 包括恐龙在内 , 曾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中只有中生代的巨型鱼龙能与之比一比大小 , 如此说来 , 我们也没有理由抱怨今天看不到巨型生物了 。

文章插图
按正常的生物演化规律 , 几百万至几千万年后陆地上必将出现达到甚至超过恐龙大小的巨兽 。然而 , 人类活动正在阻止这一切 。近几百年来 , 多数大型动物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分布退缩和数量锐减 , 这种情况下大型动物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 更别说增大体型了 。在这个人类代替自然选择起作用的时代 , 动物会发现小型化才更有利 。在生境破碎化和食物缺乏的环境状况下 , 体型小的动物容易活下来 , 而人类的滥捕滥杀也更多地针对身高体大的动物 。近一二百年 , 东北虎、咸水鳄、大白鲨和抹香鲸等动物的体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恐龙和猛犸已死而不能复生 , 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发出"为什么见不到大型动物"的感叹 , 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 , 保护好我们的动物伙伴 。
推荐阅读
- 他的祖先你很熟悉 孙正义为什么是中国姓
- 晁盖为什么反对招安?水浒传赤发鬼刘唐
- 曹操为什么葬在邺城?曹操听了谁的建议决定迁都许昌
- 为什么肚腩最难减下去?因为你没用这个快速减肉法!
- 愚人节开玩笑为什么只能开到中午12点?
- 为什么说臭鼬是世界上最臭的动物?
- 曹操多疑的后果?曹操为什么谨慎多疑
- 朱元璋为什么不杀汤和?朱元璋为何要杀功臣
- 木雕水龟为什么这么贵?木雕龟图片
- 曹植被称为什么之才?曹植到底多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