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士敦为什么离开溥仪?庄士敦和溥仪的关系

清朝末年,外国列强以船坚利炮叩开清朝大门 。闭关锁国多年的清王朝,被迫面向世界,而那个时候的它已经太过弱小 。

庄士敦为什么离开溥仪?庄士敦和溥仪的关系

文章插图
在屡次败于外国列强之手后,原先盲目自大的人们终于意识到了两者间的差别 。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武装自己,西方思想传入中国,史称西学东进 。
在当时稍有些远见的人家,在继续中国传统教育的同时,也会让孩子们接触到西方思想 。甚至于一些上层贵族,还会专门给孩子聘请英语老师 。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虽然后来退位了,但教育仍然是没有落下的 。就好比说他还有一个洋老师,名叫庄士敦 。
庄士敦是苏格兰人,从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毕业,随后经过激烈的竞争获取到英殖民地香港工作的机会 。因为他中文说的好,因此在港英政府中不断升迁,后又比派往威海卫工作 。
庄士敦担任溥仪老师的契机,在于溥仪另一位老师的离职 。1918年溥仪的老师徐世昌因为要出任民国大总统,而辞去“帝师”职位 。
【庄士敦为什么离开溥仪?庄士敦和溥仪的关系】在李鸿章之子李经迈的推荐下,由徐世昌亲自出面与英国使馆交涉,聘请庄士敦为溥仪的老师 。
庄士敦本身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兴趣,来到中国之后更是不断的学习 。而在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他还会传授溥仪关于西方先进的思想 。
在庄士敦的引导下,溥仪戴起了眼镜,剪去了鞭子,在宫里安装了电话 。今天咱们看老照片,有些人会发现有溥仪和皇后婉容骑自行车的照片 。溥仪骑自行车,也是庄士敦的影响 。
溥仪通过庄士敦接触西方思想,而来到中国进入紫禁城的庄士敦,也放下成见接触到东方的思想 。
面对东方文化,庄士敦保持了极大的热爱和尊敬 。某些西方人在面对中国的某些习俗之时,抱着鄙视歧视的心态,而庄士敦更多的是为中国传统习俗进行辩护 。甚至于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于西方国家想要通过传教这种宗教影响的方式改变中国,进行激烈的批判 。
庄士敦陪伴溥仪度过了他在紫禁城的最后阶段,后来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庄士敦也辞去帝师职务,返回英领事馆工作 。
在与溥仪相处的日子里,庄士敦曾希望溥仪能够成功复辟,随后实行君主立宪制,开创新的时代 。但是当溥仪成为日本傀儡,做了皇帝之时,庄士敦却深感失望 。
也是这个时候,庄士敦选择离开溥仪,拒绝溥仪挽留,离开中国 。
庄士敦后来将在中国的这段日子写成《紫禁城的黄昏》一书出版发表,在西方掀起热潮 。后来他还用自己的版税稿酬在苏格兰买了个小岛,安享晚年 。
小岛的居室被他分别起名为威海卫厅、皇帝厅以及松竹厅,由此可见庄士敦对在中国那段时日的不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