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屈原的文学成就中,开创性的功绩有哪些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一篇,《天问》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远游》《卜居》《渔父》各一篇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一篇 。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 。据郭沫若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 。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屈原的文学成就中,开创性的功绩有哪些

文章插图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 。《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 。《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 。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屈原的文学成就中,开创性的功绩有哪些】《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 。《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 。《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 。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 。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
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 。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 。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 。所以,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 。写人神之恋,写狂怪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 。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 。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 。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屈原的文学成就中,开创性的功绩有哪些

文章插图
从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 。《离骚》一篇就有二千四百多字 。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 。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 。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 。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 。
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艺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 。所以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诗经》)以上”(《汉文学史纲要》) 。著名诗人郭沫若曾为其编剧《雷电颂》,以纪念其事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