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铸造的九鼎代表什么?大禹铸九鼎是干什么用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大禹九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
九鼎这个词,在我国古代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也代表着中国,更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宝物 。后世一直都以九鼎作为国家的象征,只不过九鼎后来失传了,但是九鼎的象征意义一直都存在 。只是,大禹真的铸造过这样的九鼎吗?大禹九鼎是否真的存在过,究竟是古人的一种传说,还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我们一起来看看 。

大禹铸造的九鼎代表什么?大禹铸九鼎是干什么用的

文章插图
1.九鼎
九鼎,是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 。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下 。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利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 、宋徽宗也曾铸九鼎 。
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虽然在最早记录九鼎的《左传》中没有找到关于大禹熔青铜的记载,但是有提到说:在鼎上刻画有九州图,其实就是象征天下九州都是夏朝的,如此雄心豪迈的气魄也成就了 "九鼎"成为夏朝的镇国之宝 。综合两个故事我们都会发现,无论是熔铜还是刻九州,最后的鼎指的都是一座鼎 。但是九鼎到底是一鼎还是九尊鼎还有待考证 。
《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 。皆尝亨鬺上帝鬼神 。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
大禹铸造的九鼎代表什么?大禹铸九鼎是干什么用的

文章插图
2.九鼎去哪了
关于九鼎的下落,史家众说纷坛,不一而足 。
司马迁在他撰著的《史记》一书中,对九鼎的记叙,就有出入,前后不一 。如:在周、秦二“本纪”中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周赧王死,秦从雒邑掠九鼎入秦 。但在《封禅书》中说:“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由后者分析,九鼎在秦灭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时,已经不见;那么,前者所述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秦从雒邑掠九鼎归秦,岂不是自相矛盾,令人费解!司马迁之后,东汉的著名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中,对九鼎之下落,采取兼收并蓄之法,收录了司马迁的上述两说,同时,又补充了一条史料,说是在周显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泗水之下 。后来秦始皇南巡之时,派了几千人在泗水中进行打捞,毕竟是江水滔滔,无从觅处,只得徒劳而返 。
到了清代,九鼎之下落更加难以考察寻觅 。后代史家只能随意加以揣测了 。王先谦在《汉书补注·郊祀志》中认为:东周王室在衰落的过程中,已无力量保护自己 。而战国时期各个实力雄厚的诸侯国,却虎视眈眈,力图统一中国,取周而代之 。因此,象征王权和“天命所归”的九鼎,自然成为各诸侯必欲夺之的稀世国宝;加之此时周王室财政困难,入不敷出,于是销毁九鼎以铸铜钱,对外则诡称九鼎已不知去向,甚至说其中一鼎已东飞沉人泗水之中,免得诸侯国兴兵前来问鼎,自找麻烦,王光谦的说法虽似有理,但提不出任何一点史料加以证实,因此,是使人难以置信的 。
后世帝王亦曾屡次重铸九鼎,以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和宋徽宗崇宁三年两次最为有名 。
纵观中国历代史籍,关于九鼎下落的材料虽多,但往往自相矛盾,提不出充分可靠的依据,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在地下埋藏的古物中,九鼎今天究竟是否还存在?在历史上,根据历代史书记载,它确实曾作为夏、商、周三代的镇国之宝,传承了二千年;并且,从未发现过古人关于它已销毁的历史记载 。因此,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谜 。或许,今后会有揭破这个千载之谜的一天,那可能也是九鼎重见天日之时 。
大禹铸造的九鼎代表什么?大禹铸九鼎是干什么用的

文章插图
3.真的有九鼎吗
公元前606年,雄心勃勃的楚庄王为了帮助周王室,率领军队攻打盘踞在东周都城雒邑附近的戎人,获胜后驻军于周的领土内 。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庄便乘机问鼎之大小轻重 。王孙满敏感地回答:“在德不在鼎 。”意为想要统治天下,靠的是道德和才能,不是靠既大又重的鼎 。接着他又讲了大禹因为有德,铸造了九鼎,夏桀因为“昏德”而鼎迁于商,商纣王暴虐而鼎迁于周的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