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洞熊会以“洞”命名?

【为什么洞熊会以“洞”命名?】洞窟熊是生活在更新世欧亚北部的熊 , 在约1万年前的最后一个冰期灭绝了 。该化石多在洞穴内发现 , 有时为整骨 , 因此被命名为“洞熊” 。

为什么洞熊会以“洞”命名?

文章插图
洞窟熊是生活在更新世欧亚北部的熊 , 在约1万年前的最后一个冰期灭绝了 。该化石多发现于洞穴内 , 有时因其为全骨 , 故得名“穴熊” , 如北京周口店猿人洞发现过穴熊化石 。洞窟熊科学最早为人知是在1794年 , 第一次描述在德国巴伐利亚地区发现的洞窟熊化石 , 有人将其鉴定为熊属中灭绝的新品种 。
洞穴熊体型大 , 雄性体重达1000公斤 , 雌性相当小 。目前体型最大的熊类为棕熊和北极熊 , 体重可达800kg , 平均体重可达500kg 。典型的洞熊头骨长约50厘米 , 而现在的熊头骨只有20~25厘米长 。熊的寿命约20年 , 是杂食性动物 , 主要吃草和浆果 , 但有时也吃蜜糖 , 有些熊可能是凶猛的肉食动物 。
为什么洞熊会以“洞”命名?

文章插图
洞窟熊不是单独生活 , 而是作为一个小的家族群体存在 , 相互联系密切 , 协调力也很好 。有些洞穴的墙壁可以清楚地看到为了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而特意留下的熊爪印 。洞穴熊并不像今天的熊那样具有爬树的能力 。
洞穴熊化石在欧洲和亚洲各地发现 , 显然是进化成功的物种 。各个时期的化石证据显示 , 在距今30万~1.5万年的更新世后期 , 洞穴熊遍布欧亚大陆的各个角落 。到更新世末 , 最后一只洞熊曾出生在中欧、南欧一带; 直到最后冰期结束 , 他们才真正开始消失 。研究表明 , 在罗马农民出现欧洲之前 , 洞熊的数量呈明显减少趋势 。这表明尼安德特人已经开始猎穴熊了 。更进步的人类出现后 , 其比较先进的工具和狩猎技术 , 进一步加快了洞熊灭绝的速度 。欧洲早期的岩画作品中 , 有古人用矛包围狂怒的洞熊的场面 。洞熊曾经与尼安德特人和较晚期的克鲁麦农人一起生活在欧洲和中东 。古人也以洞熊为重要的狩猎对象 , 不仅以其肉 , 还以其巨大的骨骼为建筑师的材料 。
为什么洞熊会以“洞”命名?

文章插图
洞穴熊的消失是几千年渐变的过程 , 但人与熊之间反复争夺洞穴的时间比这要长得多 。科学家有证据表明 , 有些洞穴曾经被古人类和洞熊交替占领 。那时的情况 , 可能是人类趁着洞熊冬眠 , 杀死或驱赶了枯萎的熊类 。春天来了之后 , 从冬眠中醒来 , 饿肚子的洞熊反过来袭击人类打猎 , 找回了洞穴 。这样的战争反复 , 持续了很长时间 。在欧洲 , 克鲁麦农人和尼安德特人似乎都很积极地猎熊 , 数量可能远远超过了猎棕熊的数量 。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洞熊会以“洞”命名?》的答疑相关内容 , 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的疑惑 , 今天就介绍到这里了 , 如有更多疑问 , 请移步至百科答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