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培|演出效果被形容为“山崩地裂”,高英培当年在天津是怎样的存在?

高英培|演出效果被形容为“山崩地裂”,高英培当年在天津是怎样的存在?

文章图片

高英培|演出效果被形容为“山崩地裂”,高英培当年在天津是怎样的存在?

文章图片

高英培|演出效果被形容为“山崩地裂”,高英培当年在天津是怎样的存在?

文章图片

【高英培|演出效果被形容为“山崩地裂”,高英培当年在天津是怎样的存在?】高英培|演出效果被形容为“山崩地裂”,高英培当年在天津是怎样的存在?

文章图片


自2002年高英培先生去世之后 , 年轻的观众更多听到的是业内的传说 , 有幸感受过高先生现场魅力的人都是幸运的 , 如今人们只能从网上留存的一些模糊的影像当中去追忆他曾经在舞台上的风采了 。
天津历来是相声大师辈出的地方 , 天津的相声演员想要获得更大的舞台就要在北京打开市场 , 然而北京的相声演员真对自己水平有足够的信心 , 也需要征服挑剔的天津观众才会被业内认可 。

天津的观众懂相声 , 且眼里不揉沙子 , 你说得好他们不吝啬自己的掌声 , 但说得不好他们也是一点面子都不会给 , 那是真不惯着你 。 喝倒彩把你哄下台那是常有的事情 。
而著名的相声名家高英培先生却彻底征服了最难伺候的天津观众 , 高先生的台风火爆 , 脆 , 在活方面也深得师父赵佩茹真传 , 尽管高英培后来成为了赵佩茹先生的得意门生 , 但其实一开始赵先生对高英培并不满意 。

首先是高英培的先天条件一般 , 近视一千多度 , 生活中肯定离不开眼镜 , 但在舞台上没有戴着眼镜说相声的 , 哪怕是两眼抹黑 , 也得将就着 。 因此赵佩茹不太愿意收他 , 但看在高英培一片诚心 , 又肯下苦功夫 , 赵佩茹就破格收了他 。 后来又因为他的节目中常有“翻砂” , 也就是说着说着北京话 , 包袱口 , 或叙述里面夹着天津话 , 这在相声中是一种忌讳 , 赵佩茹比较传统 , 对此很不满 。
有一次高英培演出获得了满堂彩 , 下了台之后本以为师父赵佩茹会盛赞自己一番 , 没想到赵佩茹把他叫回家让他对着墙跪了好几个小时 。 但无论如何 , 用天津话征服天津观众是高英培的不二法宝 。

无论是《钓鱼》还是《别扭话》那都是高英培的代表作品 , 已经深入人心 , 至今一提到《别扭话》中那段经典的“介谁肠子 , 介谁肠子”大家都只会想到高英培 。
相声行业中有着“帅 , 卖 , 怪 , 坏”四种风格 , 高英培占了一个“卖”字 , 在舞台上他充满激情 , 也毫不惜力 , 利用自己夸张而热情的表演将观众的注意力牢牢控制住 , 并带入到自己所制造的情境当中 , 具有极强的舞台感染力 。 高英培将高亢的嗓音和舞台气氛以及观众心理等三个方面互相打通 , 制造出了非凡的舞台效果 , 自己下台时满头大汗 , 而观众们也很容易被煽忽起来 。

例如在相声《不正之风》当中 , 就有着这么一段 。
高英培:你常听人说 , 这个人能办事 , 什么都行 , 万能——说的就是我 。 我不但万能 , 还好交朋友——“万能胶” 。
范振钰:你具体负责什么工种?
高:后勤 。
范:怎么个后勤?
高:后门走得勤 。
范:你上了班不干活 , 就忙乎这个 , 你们领导也不批评你?
高:谁说不批评?批评得可尖锐啦 。
范:我就知道你得挨批 。 怎么批评的你?
高:“万能胶 , 照这么搞你要犯错误!你怎么回事?上回你给我买的那排骨怎么一点也不肥!”

台下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与呼喊声 , 坦白说 , 这个包袱并没那么可乐 , 但是一句话说到观众们心坎儿里去了 , 这种不良的现象引发了观众们的共鸣 , 这就是高英培拥有群众基础并能够活跃现场气氛的原因 。
高英培这种火爆的表演风格 , 决定了他适合表演讽刺类节目 。 从以权谋私的个别干部 , 到投机钻营的小人物 , 再到溺爱孩子的家长 , 推诿扯皮的小职员 , 封建迷信的孝子 , 喜新厌旧的老爷们 , 无不针砭时弊 , 被高英培先生诠释的惟妙惟肖 , 令观众们大呼过瘾 。

高英培当年在天津有多受欢迎?那些相声界的后辈们都非常有发言权 , 徒弟孟凡贵说过 , 首先高英培和观众们亲 , 看见观众就像看见亲人一样 , 一上台他吊着嗓门喊:“哎呀 , 都来了!大家好 , 大家好” 。 用孟凡贵的话讲:“他就像一团火一样 , 烧着观众” 。 同为天津的相声同行杨少华说得好:“高英培的包袱抖出来台下就像划火柴一样 , 刺啦!刺啦!此起彼伏 , 震耳欲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