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这是《三国志》对魏武帝曹操的评价 。作为“超世之杰”的曹操不仅是中华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上马能杀敌,下马能赋诗,且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善弈围棋的博学之士,其书法造诣十分深厚,有“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岩璀粲”、“笔墨雄浑,雄逸绝论”之大美 。
不仅自身才兼文武,曹操还悉心搜罗人才,使汉末因战乱进入低谷的文学、诗歌、音乐、舞蹈等各个方面,在建安时期走向全面复苏,发展,并在魏晋时期走向繁荣,其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
能歌善舞音乐才华非等闲
《魏书》中说曹操:“……是以韧造大业,文武并施,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其中“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说的正是他杰出的文学和艺术才能,大意是他每次登高一定赋诗,而所作的新乐府诗,用乐器配上旋律,都成了美妙的乐章 。
曹操的诗歌苍凉深远,吞吐天地,大气雄浑且感情充沛,真挚感人,别开新境 。在被谱上曲调后,亦是朗朗上口,因此传唱的速度极快,文人、军士、歌妓都十分喜欢 。
古代的乐府诗是可以吟可以唱的 。如果说以往的乐府诗大多是采集于民间,那么从曹操开始,则是有意识的大量创作,以此来表达心志,传递对现实的描摹 。
曹操不仅能创作,还能歌善舞 。《宋书-乐志》上说:“有但歌四曲,亦出自汉世,无弦节作伎,最先一人唱,三人和,魏武帝尤好之 。”“但歌”相当于今天的“清唱”,也就是说,曹操喜欢一人领唱,三人和唱的方式;史载,他亦喜欢一人吹管、一人弹弦,一人打节拍,同时主唱的演唱方式 。
公元205年,曹操率军在南皮攻打袁绍之子袁谭 。战争取得胜利后,曹操高兴之余,即兴作军乐《鼓吹曲》,还情不自禁在马上起舞 。
公元207年,曹操在战胜乌桓手下一部时,在马上跳起了“马抃舞”,“抃”是鼓掌的意思 。“马抃舞”也许是一种舞蹈的名字,也许只是指在马上舞蹈,但其传递的是非常快乐的心情 。
对于曹操的音乐才华,世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西晋文学家张华在其《博物志》中称,“桓谭、蔡邕善音乐……太祖皆与埒能” 。桓谭、蔡邕是东汉末年非常有名的音乐家,桓谭“好音律,善鼓琴”,蔡邕“妙操音律,善鼓琴”,曹操能与此二人相提并论,亦绝非等闲之辈 。
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佐证曹操的音乐造诣 。据《晋书·志第六·律历上》,曹操任命“丝竹八音,无所不能”的音乐奇才杜夔做雅雅乐郎中 。当时有一个铸钟(注:“钟”也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工人柴玉,心灵手巧,所铸之钟多为达官贵人所喜爱 。
一次,杜夔令他铸钟,但完成后觉得他铸的钟“声均清浊多不如法”,多次令他重铸,柴玉反说杜夔是任意而行,拒不照办 。谁都不愿让步的他们都到曹操那儿告状,曹操经过反复试听,确定是柴玉妄作,就打发他去喂马去了 。
搜罗人才复先代古乐
曹操喜爱音乐,更重视音乐人才的搜罗,并为他们提供平台创制雅乐,演奏音律 。像阮瑀、祢衡、杜夔等均受到曹操礼遇 。
《晋书乐志上》说,“汉自东京大乱,绝无金石之乐,乐章亡缺,不可复知” 。到了魏武帝曹操时,得到了汉朝的雅乐郎河南杜夔,能识古乐的制作方法,于是任命他做“军谋祭酒”(注:官名),“使创定雅乐” 。当时还有“散骑侍郎邓静、尹商善训雅乐,歌师尹胡能歌宗庙郊祀之曲,舞师冯肃、服养晓知先代诸舞”,这些音乐人才都由杜夔总领 。杜夔对于因长期战乱而散失的古乐的发掘整理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
此外,曹植在《鞞舞歌序》中说:“汉灵帝西园鼓吹有李坚者,能《鞞舞》,遭乱西随段煨 。先帝闻其旧伎,召之 。坚既中废,兼古曲多谬误,异代之文,未必相袭,故依前曲改作新歌五篇 。”无疑,没有曹操的慧眼,李坚是没有机会改作新歌的 。
特别能体现曹操对人才的渴求的还需提及两件事,一件是他四次派人去阮家求阮瑀出仕,一件是赎蔡文姬归汉 。
智求阮瑀 。
阮瑀是蔡邕的学生,他在后者的教导下,钻研经典,学习书法及音律,各方面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因此被蔡邕称为“奇人” 。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阮瑀看透世事,遂隐居山中 。曹操听说了他的大名后,三次派人去阮家求阮瑀入朝做官,共创大业,但三次被其拒绝 。求贤若渴的曹操第四次派人来请阮瑀,并放火烧山,逼迫阮瑀下山 。阮瑀无处可藏,只得来见曹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