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想退圈?女明星在这里说了实话( 二 )



和章若楠一样 , 黄宝仪也是在小时候就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
即便时不时摔胳膊断腿、一月收入只有三千、妈妈强烈反对 , 她还是坚持把舞狮当职业 , 把传承醒狮文化的责任扛在肩上 。

丁丁张学习了舞狮的动作、表情 , 收获的是比健身还累的体验 。 而瘦小的黄宝仪 , 在热爱的支撑下 , 举着那么重的狮子头 , 狮子的每次眨眼 , 每次跳跃 , 都是在走向理想之城——参加云顶世界狮王争霸赛 。 假如她到跳不动了都还没能参加 , 那就当教练 , 把队员送上云顶舞台 。
黄宝仪身上有种超越年龄的成熟感 , 但她又有着这个年龄女生的可爱 , 喜欢夹娃娃、坐摩天轮会兴奋 , 会幻想遇到喜欢的人……
其实在节目里 , 丁丁张从始至终都没有非常正式地问过她们 , “你的梦想到底是什么” 。 但跟随镜头 , 观众和他们一起骑山地车、去海边吹风 , 看舞狮子、玩游戏 , 在普通又日常的一天里 , 在送女孩子们“回家”的路上 , 倾听了属于她们的故事 。
在眼下热闹喧嚣的综艺环境下 , 这档节目的形式自有其独到之处 。 正如第五期的嘉宾郭采洁说 , 《送一百位女孩回家》不是被访问 , 而是一种交流(她说这话的时候刚和丁丁张从市场回来 , 还在啃玉米) 。
这正是这个节目最打动人的地方 , 看似日常的家常对话中 , 却有一种向内的能量 , 沉静的气质。 不讲大道理 , 最后总有小小的细节触动人心 。

可贵的是 , 在双向交流的过程中 , 每个女孩都在发出自己的声音 , 不再是刻板的标签或耀眼的光环 , 她们是可看见的笑容、可感知的灵魂 。
2.
关于职业关于梦想 , 章若楠和黄宝仪的答案 , 相同但又不同 。
而当《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的镜头 , 在同一期节目里对准“妈妈蔡少芬”和“妈妈papi酱” , 她们则呈现了极与极的差别 , 当妈风格不能说一模一样 , 只能说毫不相关 。
一个专注家庭 , 早上五六点就要起床管仨小孩 , 差不多十年没睡过整觉 , “真的很辛苦但也很享受”;一个热爱工作 , 从刚返回职场会觉得逃离看孩子很开心 , 到变得“不享受不反感 , 自然而然” 。


两个人一开始的表现确实如所有人预料一般 , 蔡少芬三句不离家庭 , papi绝不主动谈小孩 。
节目组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 带蔡少芬去电玩城 , 暂时剥离她妈妈的身份 , 提到跟家庭相关的关键词就罚款;papi酱则是被带到了亲子属性更强的海洋馆 , 听她关于家庭的看法 。


玩起游戏的娘娘 , 就像个少女 。 抓起来娃娃开心到尖叫 , 开赛车赢了丁丁张 , 嘲笑他“你还没到啊” 。
蔡少芬一样可以享受 , 可以做到自得快乐 。 但这种快乐并不是只关于她 , 她会脱口而出抓娃娃给我小孩、我家有个人喜欢皮卡丘、我之前和家人一起去玩赛车 。

而papi那边像是误入了什么喜剧片场 。 问:要不要给孩子带个礼物 , 答:没有必要吧;再问:你有想象带小孩来吗?再答:感觉暂时带不过来 。
好多次刚起了个话头 , 一开口又聊回了papi 。 唯一一次提到小朋友 , 大概是papi拿起手机拍鱼 , 丁丁张问她是要给孩子看吗 , 她说我不确定他看不看 。

听papi讲话不难发现 , 关于家庭她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行事风格 , 非要把小孩挂在嘴边 , 对于她或许是一种勉强 。
节目的“失败”却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不必强行剥离或者强行赋予女性某种属性 , 她们所展现的一切 , 其实都是自我的一部分 。
蔡少芬谈起给小朋友参加活动给他们美美打扮、聊和张晋一起在路上骑单车 , 脸上的满足笑容是演不出来的 。 她更像是把自我融入生活 , 再用心经营生活 , 收获“超出想象的幸福” 。

像papi那么“自我”的人 , 也可以侃侃而谈自家高需求宝宝的好奇心 。 她还很喜欢用照片记录小朋友的成长 , 拍到手机里三万多张照片 , 有80%都是小孩 , 即便很多看起来一模一样的 , 她也能看出区别 。


这一次 , 两个人被问到还会不会选择当妈妈 , 她们的回答完全一致 。


社会对于妈妈似乎总有一种印象:孩子一定会改变你 。 这种改变可能是职业 , 可能是性格 , 可能是任何东西 。 但“妈妈是什么样” , 从来都不该被定义;变与不变 , 也没有固定的答案 。
在这季《送一百位女孩回家》一个话题双嘉宾的模式下 , 每期节目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孩 , 自然而然地形成对照 。 这种对照不是对立 , 她们仿佛也在进行隔空交流 , 探讨关于容貌、婚姻、职场等等问题的解答方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