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被汉高祖刘邦封为 汉高祖韩信和刘邦的故事

韩信,淮阴人 。即使在平民百姓时,心志就与众不同 。古代上流传甚广的韩信忍胯下之辱的故事,就说明他有了不起的大忍之心 。这个故事讲的是淮阴有个无赖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本来是个胆小鬼罢了 。”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 。”韩信真的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 。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
当秦末天下群雄并起时,韩信先追随了项粱,在项粱手下,却没有名声 。项粱战败,他又隶属了楚霸王项羽,楚霸王项羽让他做了郎中 。韩信屡次向楚霸王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楚霸王项羽没有采纳 。汉王汉高祖刘邦入蜀,韩信脱离了楚军归顺了汉王 。因为没有什么名声,只做了接待宾客的小官 。
此后,韩信多次与西汉萧何交谈过,西汉萧何认为他是位奇才,并多次向汉王推荐,汉王不以为然 。韩信见得不到重用,就趁乱逃跑了 。西汉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报告汉王,亲自去追赶他,将他追回 。汉王对西汉萧何的举动十分不理解,西汉萧何告诉汉王,能助他争夺天下的非韩信不可,因为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 。汉王听从了西汉萧何的建议,选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并设置高坛,布置广场,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被任命为大将军后,曾与汉王纵论天下 。汉王自认自己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方面不如楚霸王项羽,韩信却首先分析指出了楚霸王项羽的劣势,一是楚霸王项羽只有妇人之仁,二是楚霸王项羽放弃了关中的有利地形,而建都彭城 。三是违背了楚国义帝的约定,将自己的亲信分封为王,导致诸侯们愤愤不平 。四是楚霸王项羽军事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 。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民心 。五是楚霸王项羽强行分封的三个王,原本都是秦国的将领,率领秦地的子弟打了好几年仗,被杀死和逃跑的多到没法计算,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向诸侯投降 。秦地的老百姓把他们恨入骨髓 。
随后,韩信又分析了汉王的优势,一是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用天下的城邑分封给有功之臣,这样才可以所向披靡;二是以正义之师,顺从将士东归的心愿,这样战无不胜 。三是汉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国的苛酷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想要大王在秦地做王的 。四是根据诸侯的成约,汉王理当在关中做王,关中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 。因此如果汉王发动军事向东挺进,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 。汉王听了韩信的分析,特别高兴,这才相信西汉萧何之言,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 。于是自此听从韩信的谋划,部署各路将领攻击的目标 。这次韩信纵论天下,充分显示了他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的眼光 。
公元前205年二月,汉王下令废除秦的社稷,改立汉的社稷 。四月,汉军在彭城兵败,溃散而回 。韩信收集溃散的人马与汉王在荥阳会合,在京县、索亭之间又摧垮楚军 。因此楚军始终不能西进 。
这年八月,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反叛的魏王豹 。韩信设计取得了胜利,平定了魏地,改制为河东郡 。随后,汉王又派张耳和韩信一起,领兵向东进发,向北攻击赵国和代国 。摧毁代国后,汉王就立刻派人调走韩信的精锐部队,开往荥阳去抵御楚军 。
韩信卓越而奇特的军队才能体现在几次重大的战役上 。一是井陉之战 。为了攻打赵国,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必须突破井陉口 。韩信挑选了两千名轻骑兵,每人持一面红旗,说:“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旗,立汉赤帜 。”并传令当日破赵会餐 。仗还没打就预料必胜,引起了众将的怀疑 。接着他又派出万人的先锋队,“出,背水阵” 。显然万人的先锋队伍,背水布阵是不合常规的,是违反兵书战策的,所以连敌军也“望而大笑” 。随后韩信竖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大吹大擂的开出井陉口 。在两军相接时,赵军果然倾巢出动攻击韩信的军事,韩信诈败,抛旗弃鼓,等到他的骑兵乘虚冲入赵军营垒,换上汉军赤帜后,韩信率众拼死反扑,迫使赵军想退回营垒,“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 。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水上,禽赵王歇 。”这正像韩信所说的:“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这正是韩信知己知彼,据实灵活的运用战策的结果,足见其胸中韬略之一斑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