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节历史意义 花朝节的发展演变
中国是花的国度 。它的由来已久 , 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 。至于“花神” , 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 , 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 , 被后人尊为“花神” , 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一起来看看吧!
【花朝节历史意义 花朝节的发展演变】晋人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一书:“浙间习俗言春序正中 , 百花竞放 , 乃游赏之时 , 花朝月夕 , 世所常言 。”春序正中就是农历二月十五 。南宋梁元帝有花朝诗云:“花朝月夜动春心 , 谁忍相思不相见”;张正见花朝诗云:“诘晓三春暮 , 新雨百花朝”;唐代诗人方干诗云:“花朝连郭雾 , 雪夜隔湖镜” 。对于花朝节的歌咏 , 在古时候诗人们的笔下是很多的 。花朝习俗 , 各地不一 。东北是要为花神设置神位 , 用素馔祭之 。开封是举行民间的“扑蝶会” , 优胜者可获大奖 , 《诚斋诗话》载:“二月十二日曰花朝 , 为扑蝶会” 。
在洛阳 , 不管是达官贵人 , 还是市井百姓 , 在花朝节这一天都要到龙门石窟等处游玩 , 挑食野菜 , 品尝时鲜 。商丘人更注重天象与丰收的关系 , 是以花朝日之阴晴 , 占卜全年小麦与果菜的丰收 。在苏州 , 人们要在虎丘花神庙前宰杀牲畜 , 祭祀花神 , 恭祝仙诞 。在节庆中 , 一般都有酒食宴乐助兴 。
明清时的北京 , 花农一般多住在右安门外南边草桥和丰台一带 。据明人刘侗《帝京景略》载:“右安门外南十里桥 , 方十里 , 皆泉也…… , 土以泉 , 故宜花 , 居人遂花为业 。都人卖花担 , 每辰千百 , 散入都门、入春而梅、而山茶、而水仙、而探春 。中春而桃李、而海棠 。春老而牡丹、而芍药、而孪枝…… 。”清初冯勋《六街花市》也说“丰台种花人 , 都中目为花儿匠 。
每月初三、十三、二十三日 , 以车载杂花 , 至槐树斜街市之 。”这些描述记载了旧时北京地区种花业及花卉商业的一些情况 。在花朝节这天 , 北京的“幽人雅士 , 赋诗唱和 , 并出郊外各名园赏花 。”据说 , 当年清宫的“花朝宴”最为讲究 , 太监们在颐和园中用红、黄绸条装扮牡丹花丛 , 以使满园春色 , 霞光飞扬 , 慈禧太后太后一边品尝着花卉做的点心 , 一边观看《花神庆寿》的喜剧 。在北京丰台区还有一座花神庙 , 此庙坐落在丰台镇东纪家庙村北 , 是春天祭祀花神的场所 , 同时也是丰台地区各花行会的会址 。
据说 , 这座花神庙始建于明朝 , 庙门上方曾悬有“古迹花神庙”的牌匾 , 庙内前殿有花王及诸路花神的牌位 。传说洛阳牡丹等十二位花神因得罪了玉皇大帝 , 被打入凡间 , 花神们便来到京城南郊大地使得 , 丰台一带开满各种鲜花 。人们为感谢花神对人间的恩赐 , 于是京都各花行集资修筑了这座花神庙 。在花卉中 , 牡丹、芍药素有花王之称 。在古代上 , 北京的牡丹也是很有名的 , 而北京的牡丹又以丰台花乡的为最佳 。优良名品有“官锦红”、“梨花雪”、“白玉带”等不下数十种 。
花朝节至迟在唐代即已形成 , 因为在唐代的诗文及史籍中 , 关于花朝的记载已很是常见 , 如司空图的“伤怀同客处 , 病眼却花朝”(《早春》)、卢纶的“虚空闻偈夜 , 清净雨花朝”(《题念济寺晕上人院》) 。而在成书于后晋出帝开运二年(公元945年)的《旧唐书》的《罗威传》中亦有“威每到花朝月夕 , 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这样的文字记载 。
民间传说 , 唐太宗在花朝节这天曾亲自于御花园中主持过“挑菜御宴” 。而嗜花成癖的武则天在自己执政期间(公元690-705年) , 每到花朝节这一天 , 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 , 和米一起捣碎 , 蒸制成花糕赏赐给群臣 。在那时 , 人们把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被视为同等主要的岁时节日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很多人说刘备是伪君子 历史上的刘备真的虚伪吗
- 化佛茶的制作工艺,沱茶制作工艺历史
- 秦琼怎么死的历史 秦琼死时多大年龄
-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和意义
- 师生关系的意义以及教育价值
- 高湛在位几年 历史上真的有高湛这个人吗
- 历史上著名的连环杀手 古代有名的杀手
- 赫舍里和容妃 历史上的珍妃
- 历史上永琪的母亲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永琪的女儿
- 历史上和珅真的那么贪吗 和珅为什么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