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佛茶的制作工艺,沱茶制作工艺历史

文章目录[隐藏]

  • 佛海(勐海)古茶山
  • 九华毛峰概述
  • 沱茶制作工艺历史
佛海(勐海)古茶山佛海(勐海)古茶山位于勐海县版图的中心地带,是江外六大古茶山中坝区茶园面积最大的茶山,茶农以当地傣族为主,是历史上茶叶加工、包装、销售的集散地 。佛海茶山包括曼真、曼扫、景竜、曼醒、曼法等茶山,曾有万余亩面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了提高单产,大多数古茶园被改造,进行矮化处理和补植,目前保存下来的乔木型古茶园已经很少了 。有名的傣族香竹茶就产自该茶区 。陈财,普洱茶新锐制茶工程师,1987年03月出生,云南澜沧人,出生于制茶世家 。先后任技术员、审评员、技术科长、总工程师,拥有多年年古茶制作经验,交流探讨 。欢迎关注陈老师【微信: 435121 】
九华毛峰概述茶品名称: 九华毛峰 茶品产地: 九华山区 茶品外形: 工艺类别: 茶叶类别: 绿茶 【简介】 为历史名茶 。历史上称闵园茶、黄石溪茶,现统称九华佛茶,产于佛教圣地九华山及九华山山脉南北邻近地域 。主产区位于下闵园、黄石溪、庙前等地 。为了加快池州市茶叶经济的发展,扩大池州茶叶知名度,提高池州茶叶市场竞争力 。2003年成立了池州市茶业协会,对池州市的茶叶进行品牌整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九华佛茶”证明商标,制定了“九华佛茶”的质量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特点】 九华佛茶外形扁直呈佛手状,色泽翠绿,内质香高味醇 。
沱茶制作工艺历史【化佛茶的制作工艺,沱茶制作工艺历史】沱茶制作工艺历史云南沱茶与沱茶起源相同,由团茶演变而来 。因团茶中心过厚而紧压,原先销至西藏的团茶因长途跋涉时常产生发霉现象 。佛海茶厂于民国元年至六年(19121917年)将团茶改为带把的心脏型,取名宝焰牌紧茶 。宝焰牌紧茶全为手工团揉精制,每个净重238克,7个为一筒,每个紧茶之间留有空隙,使水分能继续散发而不导致霉变 。1967年改为长方形砖茶后停止生产 。后因十世班禅的重视,下关茶厂于1986年恢复生产心脏型紧茶至今,规格为250克 。使用原料较为粗老,三至八级铺面、九十级为里茶 。市场亦称之女儿茶、香菇头、蘑菇头、牛心沱 。生茶、渥堆熟茶二种都有生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