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二 )
在后禅院中的诗人,由“潭影”触悟而杂念消除,此时此刻又使诗人感到万籁俱寂,也就是客观世界静得连一点声音都没有 。而此时的内心也是万念俱寂 。但万籁俱寂,尚不足以创造静境、表现静趣,因为静到没有任何音响的静境,是一片死寂,给人的审美感受是不寒而栗 。
文章插图
诗人深知“寂处有音”才能使人感到富有诗意的静境,也才能更好地表现自 己的意中之静,所以诗人用“但余钟磬音”作结 。诗人在这里十分成功地 创造了一种富于静趣的静境,同时那种难以表现的诗人的意中之静,也由 此而充分表露 。这就是以声显静的创造幽静的诗歌意境的艺术手法 。
该诗文笔自然,构思巧妙,意境悠远,语言朴实,善于变通格律,读来颇有韵味 。诗人借歌咏禅院来抒发闲适的心情,开始写晨游山寺,结尾抒发赞美超脱之情,看似分别写景、抒情,实际上别有用意 。
“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 。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 。”这是唐代文学家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对常建诗歌艺术特点的评价 。
推荐阅读
- 题扬州禅智寺赏析
- 惠明茶与惠明寺的故事,惠明茶获奖记录
- 花山梅清天池水洌,卢延让松寺品尝香茶茶诗鉴赏
- 佛教寺院的饮茶文化,佛教与茶参禅悟道
- 古树茶花的功效与作用,陆良普济寺茶花
- 峰顶寺茶业加盟信息,鹭岩茶业
- 佛教寺院茶道介绍,佛教对茶道的渗透
- 关于扬州的茶礼,扬州大明寺为日式茶舍举行洒净法会
- 供奉无准禅师牌位700余年日本东福寺的中国缘
- 五山十刹,莫若杭州径山寺,好一个唐风宋韵品茶礼佛的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