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潭柘寺遇见秋日北京( 二 )


在潭柘寺遇见秋日北京

文章插图
▲潭柘寺正门口
跨过山门 , 踱步向内 , 首先迎接游客的是大摇大摆的白鸽:它们长期生活在寺院内 , 早已习惯了虔诚的香客们 , 不再怕人 , 不但会从你身边大摇大摆地走过 , 有时甚至会站在茶桌上 , 对着游客端详一番 。
在潭柘寺遇见秋日北京

文章插图
 

在潭柘寺遇见秋日北京

文章插图
 
秋季的潭柘寺和往日最大的不同便在于黄叶 。因为是皇家寺院 , 潭柘寺内生长着不少稀有的树木 。早年间 , 寺内本应长满柘树 , 但古代老百姓们听说柘树皮可以治疗女人不孕 , 因此纷纷扒了树皮泡水喝 , 结果现在寺中难觅柘树踪迹 , 只有孤零零的一小株长在寺庙门外 。
在潭柘寺遇见秋日北京

文章插图
▲孤零零的柘树
寺院的建筑经过十年浩劫时期的破坏后 , 大多为重新翻建 , 因此建筑上并没有太多可看之处 。大概由于疫情原因 , 殿内都不开放 , 只能站在门口扫一眼 , 因此不再赘述 。寺内保留着曾经的炒菜锅 , 大锅将近两米深 , 天洪如果站在锅内 , 头部恐怕都到不了锅边 。
在潭柘寺遇见秋日北京

文章插图
 
主殿前种着两棵娑罗树 。娑罗树又叫七叶树 , 它的每一小枝上都分有七片树叶 。据说娑罗树在夏初开花时 , 手掌般的叶子托起宝塔一般的花串 , 就像托着烛台 , 与佛教文化十分贴合 。因此 , 这两株娑罗树在唐代被人从西域带到潭柘寺种下 , 如今已成为国内最古老的娑罗树 。
在潭柘寺遇见秋日北京

文章插图
 

在潭柘寺遇见秋日北京

文章插图
 
站在两株娑罗树间向北望去 , 是两株高可参天的巨树:左边那株是银杏树 , 被称为“配王树”;右边那株也是银杏树 , 被称为“帝王树” 。帝王树是一株雄树 , 这名字是乾隆皇帝御赐 , 早在唐贞观年间便种植于此 , 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 。
在潭柘寺遇见秋日北京

文章插图
▲Emma坐在高达30米的帝王树下
配王树是在帝王树栽种后晚些时候才栽上去的 , 本来是为了和帝王树相配开花结果 。结果长成后才发现这株也是一颗雄树 , 所以两株雄树相伴近千年 , 可惜却永远无法开花结果 , 也算是潭柘寺的一个小小的遗憾吧 。
在潭柘寺遇见秋日北京

文章插图
▲配王树下赏黄叶
整个潭柘寺内 , 各类古树有186株 , 除了柘树、银杏树和娑罗树 , 还有侧柏、油松、二乔玉兰等 , 它们大多种植于清代 , 距今历史都在百年以上 。秋季 , 大多数树叶都在变色、凋落中 , 此时的潭柘寺成了拍照、散心的最佳去处 。
在潭柘寺遇见秋日北京

文章插图
 

在潭柘寺遇见秋日北京

文章插图
 

在潭柘寺遇见秋日北京

文章插图
 

在潭柘寺遇见秋日北京

文章插图
 

在潭柘寺遇见秋日北京

文章插图
 

在潭柘寺遇见秋日北京

文章插图
 
在离开帝王树之前 , 天洪扫了一眼树上的牌子 , 上面写着:“古树 , 银杏 , 一级 , 标牌编号11010900691” , 人家清朝的时候有皇帝提名 , 建国了还混了个北京户口 。

【在潭柘寺遇见秋日北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