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谷穴

阴谷穴位位置标准定位:阴谷穴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足少阴肾经的合穴 。
阴谷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上,半腱肌肌腱外侧缘 。正坐或仰卧取穴 。

阴谷穴

文章插图
阴谷穴的准确位置图
阴谷怎么找患者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阴谷穴位于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大腿内侧,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位) 。
阴谷穴位于膝内侧横纹头,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凹陷处,曲膝取穴 。
正坐屈膝,当腘窝内侧,和委中相平,在半腱肌腱和半膜肌腱之间处取穴 。
快速取穴方法:站立或正坐屈膝位 。从膝内高骨向后缘推,在腘窝横纹内侧端可触及两条筋(触摸有明显条索状,用力弹拨有滑动感),两筋之间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
穴位解剖阴谷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内侧头 。有膝上内侧动、静脉 。分布着股内侧皮神经 。皮肤由股内侧和股后皮神经分布 。皮薄,皮下组织疏松 。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入腘筋膜的内部,在半膜肌和半腱肌的肌腱外侧深进起于股骨内侧髁后面的腓肌内侧头,直达骨面 。半膜肌、半腱肌由坐骨神经的肌支支配;腓肠肌内侧头是组成小腿三头肌的一部分,由胫神经的肌支支配 。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半膜肌腱与半腱肌腱之间→腓肠肌内侧头 。
布有股内侧皮神经,并有膝上内侧动、静脉通过 。
阴谷穴的作用附注:肾经合穴,属水 。
阴谷穴意义: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汇合并形成大范围的水湿云气常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高浓度冷湿水气 。
运行规律:大部分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吸热后循肾经上行 。
阴谷穴功效:阴谷穴有除降浊气、理下焦、宁神志、益肾调经、理气止痛的作用 。
主治疾病阴谷穴主治少腹、前阴、肝肾等疾患 。如少腹疼痛、小便不利、疝气偏坠、遗精阳痿、阴囊湿疹、崩漏、带下、经闭、舌下肿、心口痛、膝痛不可屈伸等 。
现代又多用阴谷穴治疗肾炎、尿路感染,阴道炎、阴部瘙痒、子宫出血、癫痫、精神分裂症、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 。
阴谷穴主治小便不利,遗精,阳痿,崩漏,带下,疝气,阴囊湿痒,膝痛,以及尿路感染,尿潴留等 。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感染,阳痿,遗精,阴茎痛;
妇产科系统疾病:阴道炎,外阴炎,功能性子宫出血;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肠炎;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精神病;
其它:阴痒,膝关节炎 。
阳痿,疝痛,月经不调,崩漏,小便难,阴中痛,癫狂,膝股内侧痛,指压该穴,对于治疗多汗症非常有效,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
穴位配伍阴谷穴配照海穴、中极穴治癃闭;
阴谷穴配大赫穴、曲骨穴、命门穴治寒疝、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 。
阴谷穴配肾俞穴、关元穴,有补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阳痿,小便难 。
阴谷穴配曲池穴、血海穴、曲骨穴,有祛风除湿,理下焦的作用,主治阴痛,阴痒 。
刺灸法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灸之或泻之,热则水针或补之 。
针刺方法直刺0.8~1.2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腘窝及足部放散 。
艾灸方法【阴谷穴】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
阴谷穴解析阴谷为经穴名(Yīnggǔ KI10) 。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 。属足少阴肾经 。阴谷是足少阴肾经的合穴,五行属水 。阴为阳之对,内为阴,谷即山谷,此穴在膝内侧,局部凹陷如谷,故名阴谷 。
阴谷穴意义阴谷 。阴,阴性水湿也 。谷,肉之大会也,两山所夹空隙也 。该穴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汇合并形成大范围的水湿云气常本穴物质为筑宾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聚集为水湿云气,水湿云气性寒冷,故名 。
肾经合 。合,汇合也 。本穴为肾经的水湿之气汇合之处,故为肾经合穴 。
本穴属水 。属水,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 。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性寒冷,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
特异性: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水 。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狂癫,脊内廉痛,溺难,阴痿不用,少腹急引阴及脚内廉 。
《针灸大成》:主膝痛如锥,不得屈伸 。
《循经考穴编》:阴囊湿痒,带漏不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