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茶专家献策贵州茶 打造好贵州茶品牌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可以被称之为是营销人,也可以算作策划人,还可以算是业界专家,但他们唯一不变的本质特征是,永不停歇地思考 。而恰巧,信阳国际茶城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道坤就是这样的思考者 。
“贵州茶园总面积逾466万亩,贵州茶园种植面积正在以每年70亩的速度递增,已经成为全国第二大茶种植区,贵州人口不到4000万,按照业内比率估算,贵州涉茶人口应该超过400万 。”
当你看到这则新闻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贵州茶面积大,发展速度快,涉及茶产业的人口众多,我想,很多的人的思考都将止步于此 。但他,确从中看出了不一样的地方 。这三个数据表明:
做好贵州茶产业意义重大;
贵州茶不能自我消化,必须走出贵州;
贵州茶以什么茶叶特点走出贵州?
贵州茶以什么策略和方法走出贵州?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远在河南的茶城老总对贵州茶的一些思考,他给我们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此,带着如何打造好贵州茶品牌,在茶博会开幕之际,来看看这位外省的茶专家眼中的贵州茶 。
“带”和“卖”让黔茶走的更远
贵州茶如何更好地走出贵州?欧阳道坤认为:“至少有两个策略非常可行 。第一个策略是将贵州茶“带出去”,贵州山川秀美,是中国有名的避暑之都,爽爽的贵阳早已印刻在中外游客心中,国发2号文件更是提出政府要将旅游业作为贵州的支柱产业来打造,在如此好的大背景下,贵州旅游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那么作为贵州的茶,可以借助旅游发展的快车道,迅速走遍全国,贵州拥有多元的民族文化,如果能将贵州独特的手工艺和少数民族的元素融入到茶的包装中,专门针对旅游人群开发几款极具地方特色的茶礼盒,便于携带,价格适中,那么,每一个到贵州来的游客都可能成为贵州茶最好的口碑传播者,让游客告诉更多的外地朋友,这比投入任何宣传都来得实际,效果也更好 。
第二是将贵州茶“卖出去”,具体可以按照两种方式来操作,其一是参考印度的做法,将贵州部分地区打造成茶的原料基地,通过这种做法印度红茶风靡世界,西方国家接触到的大部分红茶就是来源于印度 。据相关资料介绍,到2015年,贵州将建成中国高品质绿茶的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重要生产基地,成为在规模、品质和品牌上引领全国的茶产业强省 。也正和此策略不谋而合 。第二个做法就是走品牌战略路线,目前,湄潭县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在央视的广告投入至少让消费者看到了茶企品牌战略方面的不断探索 。
生态和有机,让黔茶更具竞争力
贵州雨量充沛,积温适度,境内青山叠翠,常年云雾缭绕,土壤多偏微酸性,且富含硒、锶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茶叶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再加上贵州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和良好的名优茶生产基础,是全国难得的优良产茶区 。
目前,贵州省茶产业呈现快速成长态势,全省茶园总面积已达466.3万亩,茶叶加工企业已发展至829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63个,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
“贵州绿茶·秀甲天下”母品牌唱响全国,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石阡苔茶、梵净翠峰、瀑布毛峰等一批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快速成长,在省部级以上行业推介及评选活动中获得各类金奖420余个,湄潭翠芽获中国驰名商标 。但是光环的背后,我们冷静的思考,在贵州茶的营销过程中,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宣传点,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大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们很多企业在宣传时过度的注重文化层面的宣传,甚至牵强附会地加入了很多历史文化的元素,这在欧阳道坤看来,或许企业没有找好宣传的关键点,说到茶的营销,最本质最基础的还是产品,产品最本质的核心还是健康和安全,而贵州生态环境好,污染少,天生就具备生态和有机这两大卖点 。我们的贵州茶在宣传时,可以多加考虑 。
畅通渠道,让黔茶卖的更好
贵州的茶发展离不开全国茶业发展的大背景,那么当下的中国茶业面临哪些问题?欧阳道坤说:“中国茶业的发展速度和现实水平明显落后 。无论是从茶文化、茶知识、茶营销的角度,还是茶产业、茶企业、茶农的角度,以及茶产品、茶叶价格和茶叶质量的角度,中国茶业的问题多多,距离国茶的地位、消费者的需求、茶产业的经济规模与运行效率都还很遥远 。
首先,中国茶产业处在“哑铃状”的困境之中 。一方面,中国茶叶的种植面积和茶叶产量增长迅速,另一方面是茶叶消费市场快速发展,而中间的流通不畅、效率低下 。这种哑铃现状,归咎于两个核心的问题没有解决好:一是茶叶没有完成现代市场意义的商品化;二是流通渠道没有实现集约化,没有形成流通规模,表现在流通环节多、链条长,而且极度分散、参与人数众多,使得茶叶产品的流通成本居高不下,流通效率难以提升 。中国茶产业的这种“哑铃”现状造成了产业链上游的“茶农卖茶难”和产业链下游的“消费者买茶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