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我国戏剧与茶之渊源

吾生也晚矣 。再加之遇上“文化浩劫”时期,文学、艺术均属“革文化之命”行列 。所以在我成长开始好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于戏剧的印象就是孩提时偎在母亲怀里依稀零星的“红脸”、“青脸”以及“丫丫哇哇”的天曲 。然而,让我着迷的是陈三磨镜一幕中婢女奉茶请客的细节,就像自家或邻里来了客人时一声声的“请食茶”,都被写进了戏里搬上了舞台 。
古今中外的许多有名的戏剧,有不少其中安排了茶事内容和场景,有意识地插进了不少煮水、取茶、泡茶、斟茶、品茶等的场面和情节 。明代著名的大剧作家汤显祖,他本身就是一名嗜茶如命的爱茶人,居所起名“玉茗堂”,他的剧作中便少不了茶,那抒写人情、讲究辞藻的剧作集刊印时干脆取名为《玉茗堂四梦》,因而形成明代戏剧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叫“玉茗堂派”,对后世戏剧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 。潮汕文化代表之一的潮剧它一产生也少不了对茶的反映,现在发现的明代嘉靖45年(即1566年)刊刻的《荔镜记》有“阮做工人夭有茶食?”“阮只处贵客来都有茶食的 。”等的戏文中均有“客来敬茶”的待客礼仪 。更早的是在潮州西山溪工地出土的明宣德7年(1432年)写本《刘希必金钗记》中第七出:刘稀必上京赴考前对妻子的吩咐,“双亲全靠贤妻朝夕奉侍,依时莫误茶汤甘旨 。”第八出中妻子回应,“父母娘行早晚侍奉茶汤,愿得官人衣锦归还 。”“奉侍茶汤”列为了孝敬父母的头等大事 。这些戏剧直接反映了时代生活,让我们看到了相应时代社会的生活情景 。
在现代的戏剧中,表现茶最直接的甚至全剧即以茶事来作为背景和题材的,我们一下子便想起了老舍的《茶馆》吧 。然而,我却独对郭沫若历史剧《孔雀胆》情有所钟,因为这位诗人、历史学家、戏剧家同时还精通茶艺,《孔雀胆》剧中通过人物的对白和表演,将潮汕工夫茶的用茶、茶具和冲泡方式详尽地介绍给观众 。这戏里,茶是武夷茶,茶具是苏罐、小杯、茶洗等,冲泡时要烫杯、淋罐、刮沫,还有“关公巡城”般在“杯子上划圈子”,一出老到的潮汕工夫茶的普及版活剧,相反该剧剧情于我似乎退到次位了 。
【浅说我国戏剧与茶之渊源】其实,茶与戏剧历来就有着很深的渊源,且不说那流行于茶区的采茶戏,史上从宋代开始的茶馆已引进了戏剧的演出,茶馆变成了戏园,所以有人认为我国的戏剧无疑是茶馆的茶汁浇灌出来的一门艺术 。这就难怪了,许多戏剧里,都经意不经意有了吃茶的戏份,让茶的芬芳在花团锦簇的百花园里弥漫着,经久不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