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生物规律,对人体依然有着重要的影响 。民间流传“今冬进补,明年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俗语 。但冬季进补不能盲目,有以下几方面的注意事项 。
文章插图
大吃大喝
冬季进补五大注意
一注意:因证而异
好多人对照着补品功能和自己的病症进补,认为这样一定不会差了 。其实,这样也不科学 。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不同补法 。俗话说:药证相符,大黄也补;药不对证,参茸也毒 。另外,人的体质有寒热区别,食物也有温凉不同,进补的要领是“寒者热之”或“热者寒之” 。补错了对身体有害无利 。
比如,同是补气,人参和进补西洋参作用却完全不同 。人参性温,适用于阳气虚弱的“寒证”,凡气盛、身热、脉滑实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实热者均不宜服用人参 。而西洋参药性属凉性,一般用于热证 。适宜有少气无力、口干口渴等气阴虚,咽干、干咳等肺阴虚和午后潮热、久咳等阴虚者 。
二注意:因地而异
进补时,除了考虑个人的体质差别,还要考虑你生活的地域 。这点也很关键 。比如,冬季的西北、东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味,如羊肉、鹿肉等,补品中如人参酒、参茸酒等,强壮补身,御寒助阳确有作用 。
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北方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宜清淡甘温之味,如鸡、鸭、鹅等 。长江以南地区的人们如果多食羊肉、鹿肉等容易燥热动火,出现咽痛、口疮、鼻出血等症状 。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也是少用为佳,应以生津之品,如百合、荸荠、莲藕、梨等果蔬为宜 。
三注意:因季而异
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 。冬季天寒,寒邪易伤肾阳,宜食温性食物 。除了日常食用的主食及各种蔬菜水果外,可以多吃些羊肉、牛肉等热量足的肉类 。在炖羊肉的时候,如果搭配上当归、黄芪,既补气又补血,对那些冬天怕冷、手脚冰冷、容易感冒的人特别有好处 。
文章插图
冬季如何进补
四注意:不能以药代食
正所谓药食同源,许多食物也是很好的滋补品,并且方便实惠,还不用担心有任何副作用 。但在明确食补与药补差异的同时,还必须根据个人体质情况适当进补,如老人肾虚,可多吃些补肾抗老的食品,如核桃肉、栗子、猪肾、甲鱼等;为了防止神经衰弱、推迟大脑老化,可多吃些补脑利眠之食品,如猪脑、百合、大枣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应该多吃些芹菜、菠菜、黑木耳、山楂、海带等;防止视力退化应多吃胡萝卜、猪肝、甜瓜等 。
五注意:药酒要慎用
近几年,各种名目的药酒在补品市场十分受热捧,也令很多本身就愿意喝点小酒的老年朋友趋之若鹜 。其实,药浸泡在酒里,虽然能把药品某些有效成分浸出,但每次饮进药酒中的有效成分还是有限的,如果药酒饮入过量,酒精的危害要远比药效大得多 。服用药酒要考虑自身情况,切不可过量 。如阴虚发热者应慎用,而患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等患者须禁用 。
冬季进补的误区有哪些呢?
误区1:冬季大吃大喝就是进补 。通常进补大多是为了补虚,因此进补吃的食物大多是肉类,如鸡肉、牛肉、羊肉等 。于是,有的人不明就里,以为进补就是大吃大喝 。实际上,进补是慢工细活,是在选对补品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补 。如果不顾身体条件,一味大吃大喝,以致能量过剩,会带来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健康问题 。
误区2:冬季人人都应进补 。有些人觉得秋冬进补,人人适宜 。大补大受益,小补小受用 。其实,只有虚的人才宜进补,如果身体不虚,盲目乱补一气,也会影响健康 。
【“大吃大喝”并非在进补 冬季养生需注意这些】误区3:虚人补品可随意用 。补品虽好,不可滥用 。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不同补法 。进补的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 。如果阳虚补阴,阴虚补阳,或者缺多补少,或者缺少补多,都会导致不良后果 。
推荐阅读
- 寒冬天气女人很怕冷?专家推荐几款“暖身餐”
- 中医观点:冬季膳食养生应以“藏”为本
- 有些热门手表“一表难求”,如果加价才能买到,究竟值不值?
- 一边焦虑一边懒散,这“病”有解吗?
- 员工辞职,企业可让其“即刻走人”吗?
- 这几个不良姿势“压弯”了腰椎!如何给腰椎减减压?
- 食用油有个“黄金搭配法”!卫健委给你10条“减油”建议
- 这样用毛巾细菌超百万!这份“使用手册”值得收藏
- 职场霸凌|《大侦探7》“连环案”剧情反转不断 何炅呼吁要对职场霸凌说“不”
- 气温骤变易诱发过敏性鼻炎 不妨给鼻孔“洗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