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全国茶叶主销区创新观念 茶业进入变革前夜

数以万计的茶商,星罗密布的茶城,山西已经逐渐成为全国茶叶的主销区之一 。一直以来,山西消费市场的强劲需求吸引了各方投资创业者,其中外地商人成为这支队伍中的主力军 。如今,在山西近千家涉茶服务企业中,山西商人的身影逐渐显现 。他们的经营理念、介入平台以及经营模式,都一改往日的陈旧与传统
A 消费市场 金字塔格局已成型
1994年,上门推销是茶商们卖茶的主要渠道 。朱莹也不例外,为了争抢太原市场,他跑得比别人更勤快,挨街扫店,三年骑坏了两辆自行车、一辆摩托车 。600多家小饭店被他牢牢地圈在一张自制的地图上,每晚他都要看着地图划分第二天出行的路线 。谁家的茶叶快喝完了,谁家的花茶消费数量渐增,谁家需要引进新的品种他比老板都清楚 。
那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乱的时代 。如今已是太原市江郎茶茵缘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朱莹,回忆起当初的第一桶金,发出这样的感慨 。大众消费市场规模初现,但消费水平低端化,薄利多销的灵活经营,使茶商们拼足了力气比销量 。600多家小饭店的订单,朱莹在第一个月就赚了1700元,当年纯利润高达5万元 。第二年朱莹租了一间9平方米的门面房,那时的他已经不再满足小饭店每月1020元的利润,开始跑歌厅、酒楼 。弃小求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低端市场出现竞争,靠低价揽客已不是长久之计 。
之后,朱莹还陆续跑过歌厅、酒楼、宾馆等大客户,但在上世纪90年代末,太原市的茶叶市场急速扩张,很多福建、浙江等地的茶商重兵出征北方茶叶市场,无论在价格、货源还是渠道等方面,朱莹都受到很大的挑战,大家的销售手段雷同,茶叶品质不相上下,更重要的是这些远道而来的外地茶商,带着较为稳定的资源与进货渠道,因此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再加上之前为了抢客源、争市场,赊账欠账的生意较多,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经营周转的资金链,有的彻底成了呆死坏账,朱莹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
那段时间,正好赶上朱莹给一家规模较大的宾馆供货,采购部为降低支出成本,选购的茶品质较差,无法满足一些高端客户的饮茶习惯,供需错位让朱莹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 。当时整个山西省的消费市场就像‘金字塔’,大部分茶商牢牢占据了中低端市场,却忽略了高端市场的需求正在膨胀 。朱莹认为,这个需求日益强劲的消费群体就是他最大的买家 。
目标明确后,朱莹不再送茶了,转而承包茶吧 。他率先在迎泽宾馆、国贸大饭店等山西省多家星级酒店开设茶座,一些消费群体手中掌握着重要的财富资源 。他们在生意场上四处斡旋,最宝贵的东西是时间,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吃吃喝喝,那好,我就给他们提供最近最方便的消费场所 。设在星级酒店的商务谈判、小型活动都为朱莹提供了经营的条件、环境,更重要的是发掘和培养了一批固定的高端客户 。
终端客户明确了,市场也有了,接下来就是茶品的保证 。几番尝试,朱莹放弃从茶农手里直接收购的传统做法,转而自己生产、制作,并在茶座里销售专供茶 。为了给高端客户提供适销对路的茶叶,朱莹在量身定做时,可以说到了不计成本的地步 。比如龙井,投入成本很大,他坚持不用化肥、用农家肥 。一笔数字显示,每亩地一年施化肥只需450元;用农家肥就需1300元 。施农家肥的地,除草捉虫每年要4次,人工费一次每亩需支付150元;施化肥的地一年只需两次 。为了保证铁观音的品质,朱莹赴福建省安溪境内承包茶山,虽然每棵茶树有五年左右的生成期,且每年都可以集中采五六次,但一棵茶树一生中最好的时段,是在它生长的第二年,所以只要这个阶段的鲜叶 。从亩产量3060公斤中,挑出最好的1.5公斤制茶 。从鲜叶原料品质的控制,到每年3万元请炒茶高手,再到每个月自掏3万到4万元培训费培养150个人的茶艺师团队,朱莹认为每个细节的精益求精,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和留住目标客户群 。
目前朱莹给自己的定位是,让自己的茶座成为高端客户选茶、购茶、商务洽谈的理想场所 。而他的精品名茶系列正在逐步推向市场,虽然前些时候上市的江郎顶级铁观音的不菲价格受到业界的关注,面对不同的声音和质疑,朱莹还是坚定地选择以高端客户为消费终端,未来还要为客户设计具有企业标志的礼品和茶具 。其实,茶叶市场的格局早已成型,会有更多的企业与商户从下游市场转向上游市场,这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但‘塔尖市场’的份额是有限的,进入的时间与经营的理念决定了你能分得多大的市场蛋糕 。朱莹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建设自己的品牌优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