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绿茶品鉴十步法详解

尚未拉烘干燥的茶
干燥好的茶捻搓之后
干茶外观在阳光下白毫毕露
两泡之后显绿黄色
通过叶底来看茶品质
茶是一种享受 , 也是一种品位 , 更是一种境界和文化 。信阳毛尖茶 , 清新典雅 , 浪漫而富有诗意 , 陶醉人心 。
在茶叶品质鉴定上 , 多年以来民间一直依赖于外观 , 如毫毛的多寡、色泽的鲜绿度 。而好的茶汤的口感味觉 , 却只有丰富经验的高手才能鉴定出来 。一般绿茶爱好者鲜有相关的研究工具、方法或者交流的场所去鉴定茶的好坏 。近些年假冒茶及低端茶就从这个角度入手 , 大幅提升外观卖相 , 一般人根本无法识别自己买到的茶是好是坏 。
基于此类情况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茶知识 , 借鉴了其它名优茶以及咖啡和葡萄酒品鉴的方法技巧 , 查阅了大量茶资料 , 研究设计出一套绿茶信阳毛尖的品鉴“十步法” , 使用它 , 就能快速找到一款适合你的信阳毛尖 。
这套“十步法”力求打破“好茶需高手审评”的说法 , 任何人 , 只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标准 , 都可以大致鉴定出来茶的优劣 。而且 , 一些多年来令人含混不清的品茶、买茶中的问题也可以得到科学的解答 。
“十步法”顾名思义一共有十步分别是:一看、二搓、三尝、四闻、五冲、六观、七嗅、八品、九续、十查 。
一看:看形与色
看形状及色泽 , 上好的信阳毛尖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 , 色泽“翠绿油润 , 白毫显露” 。
“细、圆、光、直”是信阳毛尖有别于其它名茶的外观特点 , 如黄山毛峰形似雀舌 , 碧螺春卷曲呈螺 , 这三种茶都有白毫 , 但外观差异显著 。
信阳毛尖的“细、圆、光、直、多白毫”跟采摘的鲜叶品级及加工工艺有关 。嫩芽或一芽一叶肯定比粗老大叶制成的成品要“细”且“圆、光、直”多了 。炒制过程中 , “揉捻”是产生香气及滋味的关键工序 。茶条细紧、圆直、鲜绿、光润等特点都是在揉捻工序的熟锅这一步骤中形成的 。只有高水准的加工工艺方能将上好的鲜叶制成上好的茶 。
除上述细节外 , 还应观察整体的毫毛比例、匀称程度 , 有无瑕疵杂质等掺杂其中 。
二搓:搓捻干茶
用食指和拇指取少许 , 二指用力捻茶叶 , 判断茶叶干燥程度 。
茶叶中的水分含量理论上来讲不会影响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 但它却是影响茶叶品质变化速度快慢的决定性因素 。
绿茶信阳毛尖的标准含水量亦是最佳含水量应该在6.5%左右 。
含水量过高 , 茶叶内部容易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 , 加速茶叶陈化老化 , 品质下降快 , 且茶叶容易变质 , 滋生细菌、霉菌 , 不易存储 。
含水量过低的茶 , 运输过程中 , 条索容易折断 , 白毫容易脱落 , 茶叶易形成大量碎末 。接触空气过程中 , 也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和其它异味 , 影响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因此信阳毛尖茶叶的含水量过高过低都不好 , 6.5%左右为最佳 。
含水量适当的信阳毛尖 , 用手指用力搓捻 , 应当是有部分粉碎 , 亦有部分捻断的条索 。如果搓捻之后 , 仅有少量粉碎甚至没有粉碎 , 说明含水量过高;搓捻之后全部粉状 , 说明含水量过低 。
三尝:尝茶入口
取少许入口 , 用口水润化茶叶 , 尝茶叶的滋味 。
茶叶的滋味总体来说有四类:涩味、鲜爽味、甜醇味和苦味 , 分别是由茶叶中的不同有效成分来体现的 。好的茶叶四种味道达到了最佳的平衡 , 适合绝大多数人的口感及味觉体验 , 在品饮的过程中可以激发人体的舒适感 , 从而带来身心的愉悦 。
但也有人长期饮茶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殊的喜好 , 有人喜欢喝苦涩味的茶 , 有人喜欢喝鲜爽的茶 。因此 , 用直接尝的方式 , 可以简单快捷的判断眼下的茶是否是你喜欢的那种茶 。
四闻:闻茶识香
取少量茶叶 , 放置托盘中 , 端到鼻下 , 闻干茶的香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