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道,融天地人于体

读《武夷茶道》诗随感
【武夷茶道,融天地人于体】儒之道,佛之道,道之道 。
采天地之精华,撷草木之灵气 。
和阴阳,融太极 。
凝炼于心,造化于神 。
武夷茶道,无道之道 。
这是省长苏树林最近撰写的《武夷茶道》诗,该诗全文只有几十个字,融天地人,文字精炼,层层推进,一气呵成,朗朗上口,为读者深刻展示了武夷茶优秀的生态环境,优异的制作工艺,优良的品质特征和在构建优美和谐环境中的地位作用 。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作为人们日常之必需,它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百姓以之养身,儒家则以之养廉,佛家则以之助禅,道家则以之求静 。以茶助道,借茶生道,内涵深刻,历史久远,恒古弥今 。儒之道,佛之道,道之道,茶乃道中之道 。
武夷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地,其特点大致有二 。一是美感在山,灵气在水 。武夷山,有山有水,山水结合,奇秀美古 。到过武夷山的人,都说武夷山水美 。三三九曲水,六六溪环峰,奇趣异景七十二洞天,突兀壮观九十九岩,这就是武夷山 。二是底蕴在文化,浪漫之处在于茶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 。武夷山集儒教、佛教、道教于一山,中国少有,仅历史上有记载的书院、寺庙、宫观就达187处,人杰地灵、文化厚实 。其实武夷山不独以山水之美而美,也不因三教同山之奇而奇,更为茶产之特而特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武夷茶,历史悠久,自有传颂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始终受到世人的追逐、茶人的推崇、文人的礼赞、国外友人的膜拜 。
采天地之精华,撷草木之灵气 。武夷茶生长环境得天独厚 。溪流、峰峦、沟壑、丘陵相互交错,气候温和,土垠肥沃,自养肥力高,又呈酸性,没有污染 。茶园密布其间,常年云雾弥漫,散射光照耀,为武夷茶生理和生化的物质代谢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造就了武夷茶优良的内在品质和独特的岩骨花香 。
和阴阳,融太极;凝炼于心,造化于神 。武夷茶制作工艺独特,在漫长的茶叶制作过程中,武夷茶农从蜡面、研膏、龙团凤饼、石乳、先春、武夷松萝,总结创造出了武夷岩茶和正山小种,其工艺一直传承完善至今 。我国茶界泰斗陈椽教授研究、著文说:武夷岩茶,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无与伦比,值得中国人民雄视世界 。当代茶圣吴觉农《茶经评述》研究认为:产制了武夷岩茶的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又产制出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烟小种) 。武夷山是乌龙茶的发源地,红茶从这里走向世界,飘香五洲 。
好茶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 。武夷茶臻山川精英秀气之所钟,融天地人于一体,具备品种香、土壤香、气候香、加工香等四香 。因而,具有不同凡响的品质 。
《武夷山志》云:名山胜景必因人而传,名山、名水因名人而益著 。山水是这样,茶也是这样,没有名人的推崇,再好的茶也只是茶叶而已 。武夷茶不一般的品质,铸就了其不一般的文化 。千百年以来,文人墨客、达官名流慕名而来,竞相追逐,不断推崇,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武夷茶文化 。据肖天喜主编的《武夷茶经》载:从唐到清,武夷茶诗词就有200多首,近、现代武夷茶诗词更是不计其数,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诸如范仲淹《和章珉从事斗茶歌》、苏轼《荔枝叹》、朱熹《茶灶》、乾隆《冬夜煎茶》等脍炙人口、绚丽多彩、千古不朽的名篇 。
茶文化作为中国不老的文化,它具有强大的穿透力 。茶文化的本质就是通过品茶寻求人与人、人与天地、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从而获取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随着人们对茶认知度的提升,武夷茶文化更是光芒四射 。倘若你漫步徜徉在武夷山的大街小巷、街头巷尾,甚至是每个角落,映入你眼帘的一定是一幅幅悠然自得、啜苦咽甘、无所不在、妙美的品茶图 。有的一人独啜,似神;有的二人对品,寻趣;有的三四围坐,得慧;没有年龄,不分性别,更不用问你是从哪里来的,温馨和谐,大有时光倒流、空气凝结,仿佛进入了无我的境界,真是惬意无比 。
武夷茶道,道法自然,乃无道之道 。它是时代之盛、时尚之魂、时运之帆,谱写的是和谐之道 。
我慕武夷茶道,眼界初开叹大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