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企做品质重塑市场

【云南普洱茶企做品质重塑市场】近日 , 青岛朗威投资集团公司一口气与云南勐海大叶茶厂签订了108万元的合同 , 协议指定只购买大叶普洱的高端产品;同一天 , 重庆客商任文利也直赴昆明 , 与西双版纳国艳茶厂达成合作协议 , 同样表明 , 只做高端普洱茶产品 。而据外脑策划专家、企业成长顾问方一知先生透露 , 国艳茶厂斥资1800万元收购了两家茶厂 。
面对上述现象 , 勐海县茶业商会秘书长胡贻臣认为 , 目前 , 普洱茶正呈现高端消费、高端收藏、高端投资‘新三高’现象 , 其蓄势重来的步伐声清晰可闻 , 可望让低迷已久的普洱茶一扫过去的阴霾 。
高端茶占销量的80%
普洱茶既是饮品 , 还是藏品 , 更是逸品 , 目前正逐渐向应有的市场价值恢复 。
青岛朗威公司总经理赵益群说 , 普洱茶是唯一的大叶种茶 , 无论是品质还是产地环境 , 都具有很多唯一性 。而随着资源减少 , 特别是乔木老树茶等原料的稀缺 , 高品质普洱茶将成为未来市场的潜力股 。于是 , 我们开始进行长线的高端投资 , 与大叶茶厂签订了108万元的合同 。赵益群说 。
对新三高现象 , 重庆客商任文利认为 , 大额资金投入茶市 , 也只能收购一小部分高端茶 , 但是高端茶的涨幅远远比低端茶涨幅高 。
任文利的说法 , 得到了国艳茶厂总经理周昆先生证实 。他说 , 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 , 重庆、贵阳、杭州等地到厂里洽谈的高端客户越来越多 , 和原来的比例正好倒了过来 。2007年厂里最好的时候销售额达到一个亿 , 大部分为低端订制茶 , 今年虽然仅到2000万元的销售额 , 但自主品牌的高端茶却占到了80% 。任文利正是国艳茶厂的高端客户 。
除原料稀缺的因素外 , 勐海茶叶商会秘书长胡贻臣认为 , 国艳茶厂和大叶茶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即经得住普洱茶低端市场的诱惑 , 牺牲一定的眼前利益 , 坚持做优质茶菁的高端茶品 , 对品牌的追求都有一种坚持的恒心和执著的信念 。正是这些茶企对高品质普洱茶的坚守 , 换来了高端消费、高端收藏、高端投资的市场 。
品质决定未来
据胡贻臣介绍 , 国艳普洱的品质传承历史悠久 , 其创始人董国艳的祖上是制茶世家 , 清朝光绪年间的大理国文学学士、茶学专家董桂曾获得光绪亲题望重成均木匾 , 后经董国艳父亲之手 , 一脉传承 , 至今挂在国艳茶厂的品茶室里 。
董国艳是普洱茶界的五朵金花之一 , 与周昆一起就读于云南农业大学园林系茶叶专业 , 1995年分配到勐海茶厂 , 从技术员、审评员直到任职技术副厂长 。2004年创建西双版纳国艳茶厂 , 近期收购了勐海两家茶厂 , 他们的事业目标是 , 专业做好茶 , 一生做好茶 , 打造国字号和老字号的普洱茶品牌 。
勐海大叶茶厂总经理黎琳介绍 , 大叶茶厂刚起步时可以说是负债累累 , 经营十分困难 , 大叶人冒着资金链短缺 , 随时都有可能坚持不下去的危险 , 咬紧牙关不给经销商做加工车间 , 一心打造具有勐海特色、勐海原味的大叶普洱品牌 。在原料收购上精心把关 , 生产管理方面严格按照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执行 , 技术研发上不断探索 。与专家合作 , 在普洱茶熟茶的诺发他汀含量研究方面 , 建立了研究和实验基地 。
高端市场炼成记
据方一知说 , 企业外脑工作室作为国内第一家进入普洱茶行业的策划机构 , 六年来服务了多家企业 , 亲身见证并参与了普洱茶的起步期、高潮期、低谷期和平稳期等发展阶段 , 已经注意到近年来普洱茶市场出现了一种高者越高 , 低者越低的现象 。一方面 , 定位于市场高端的品牌茶企 , 注重品牌个性和特色产品的研发 , 使普洱茶市场能量不断向其凝聚;另一方面 , 定位于大众消费的茶企 , 价格低廉 , 追求产量 , 这样的一些茶厂也有它的生存空间 。普洱茶企业越来越走向两极分化 , 中间状态似乎很难生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