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茶文摘

【说茶文摘】说茶(文摘)
“终身为墨客,几世做茶仙 。茶,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的角色不断是无足轻重的,千家万户,上到皇亲国戚,下到平民百姓,茶,曾经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最普通、最平凡、也最重要的七件事之一了 。
题记
(一) 陆羽
茶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说到茶,总有一个人的名字会让人们想起 。他曾经成为了茶的符号,茶也由于他而被更普遍的承受和推行 。他就是陆羽 。
一切都要从他的著作《茶经》说起,这部书固然只要短短的7000多字,但是却系统的讲述了茶的演化和茶中饱含的万千神韵 。这部传世之作也成为世界茶史上最为经典的茶学论著 。
浙江湖州考古开掘出的东汉墓室青瓷罐是世界上有关茶的最早器物 。据《茶经》记载,在唐代以前,茶主要呈现在寺庙中,为僧人日常修行的一种饮料而已,并未得到普遍的传播 。但茶的精华却恰如佛家所追求的否极泰来一样,茶,乍饮微苦,细品回甘,由于深受僧人们的喜欢,也因而成为众多寺庙种植茶树的缘由,以至成为僧人日常修行的一局部 。
之所以说到佛家,这与陆羽特殊的佛门阅历是有关系的 。相传陆羽是个弃儿,被湖北竟陵龙盖寺掌管智积禅师收养,而智积禅师是位茶艺很精的高僧,几次三番的让陆羽皈依佛门,但陆羽心性不静,尘缘未了,最终逃出龙盖寺流落成市井的优伶,以饰演丑角为生 。
因天性敦厚,竟使他饰演的丑角别有风味,以致被竟陵太守李齐物看中,也因而有了读书的时机,这就为陆羽写就《茶经》奠定了文字根底 。
天宝元年,安禄山叛乱,陆羽分开竟陵,四处游走,当来到浙江境内,陆羽就再也不想分开了 。这里有清清的苕溪之水,这里有绵绵的天目山脉 。青山绿水,是茶水之道最能参透的绝佳所在 。埋藏在陆羽心中的关于茶的记忆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芽 。
于是陆羽在苕溪之畔的双溪村建了座苕溪草堂,从此研究茶道 。
(二) 法钦与辩才
说起江南的茶事,众所周知的就是西湖的龙井、余杭的径山茶、安吉白茶和开化的龙顶了 。但是说起江南的茶不得不说的俩人就是法钦禅师和辩才和尚了,前者是径山茶的鼻祖,后者是龙井茶的祖师 。
陆羽曾遍游32州,寻觅与茶有关的点滴,在访问法钦禅师的时分,俩人一见钟情,坐而论道,品茗焚香 。因此陆羽也尝到了法钦亲身烹制的径山茶水 。而法钦对陆羽“逢山下马采茶,遇泉下鞍取水 。的传奇阅历也颇有兴致 。就在这样交谈中陆羽学到了径山茶的精华,也对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茶,不再仅仅是解渴佐餐之用了,而是有了更为深沉的内涵 。
也因如此,陆羽被唐代宗招进宫内煮茶,并封为太子文学 。但习气无拘无束的陆羽受不了官场的约束当机立断的分开了长安,回到湖州,成为颜真卿的幕僚,最终死于苕溪之侧 。
史料记载,天竺、灵隐最早有茶,是由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带来的 。辩才和尚就是修行于天竺寺的,辩才10岁入佛,是位得道高僧 。《上天竺山志》记载“辩才嗜茶,在上天竺修行40余年的辩才暮年退居狮子峰,在峰上种茶,这些茶就是西湖龙井的前身了 。
徐渭说过: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出入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鸟间、清泉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双烟 。
这是文人雅士关于品茗环境的请求,也烘托出茶的品性 。辩才扶植的狮子峰茶树,加上狮峰山的一眼与大海相通的泉水足以孕育出厚重底蕴的西湖龙井了 。也因而西湖龙井便名声远播了 。
(三) 圆尔辨圆
追溯日本茶道与中国茶的渊源要从日本僧人游学中国时说起 。
早在唐宋时期,日本曾前后有过400多名僧人到中国游历,也将中国的茶文化带到了日本 。但真正使得茶道在日本流行的便是圆尔辨圆回到日本以后了 。
圆尔辨圆访问了径山寺,系统研习了径山茶的整个工艺流程,在径山寺待了很长一段时间 。回到日本后便将径山茶发扬光大了,以至还开展出了日本的碾茶 。
大文豪苏东坡来到径山寺曾发出“飞楼涌殿压山谷,朝钟暮鼓惊龙眠的慨叹,宋宁宗更是将径山寺列为东南第一禅院 。然法钦手植的数珠茶树曾经亭亭如盖,而径山寺却曾经被一场大火化为灰烬 。
作为径山茶发源地的中国却由于径山寺的消灭而失去了径山茶的精义,好在这么多年以后,径山茶在日本曾经发扬光大,并且逐步的回传回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