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不败和任我行 东方不败为何不杀了任我行

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的教主本是任我行 。当时东方不败是日月神教的骨干,任我行对他十分信赖,视之如手足兄弟一般,任我行提拔东方不败为教中的光明左使,甚至将教中一应大权都交了给他,自己潜心研究吸星大法 。
后来光明右使向问天不辞而别,任我行大怒,练功险些走火入魔 。
那东方不败却向任我行大献殷勤,劝他不可烦恼 。当时任我行修习吸星大法废寝忘食,甚么事都不放在心上,便有意将教主之位传给东方不败,他把日月神教镇教之宝《葵花宝典》交给了东方不败 。
多年以来,《葵花宝典》一直是日月神教的镇教之宝,历来均是上代教主传给下一代教主 。任我行此举,原是暗示东方不败,自己不久之后就要传位与他 。
没想到过不了多久,东方不败便突然发难,篡了教主之位,将任我行囚在西湖梅庄的地牢之中 。
东方不败为何如此心急,不肯等到任我行正式传位,却偏偏要叛逆篡位呢?其实这是金庸对权力斗争的隐喻 。
金庸在《笑傲江湖》的后记中表明了自己创作这部书的目的:是为了刻划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 。金庸从中国三千多年的权力斗争中发现一个现象,太子往往没有什么好下场 。
1969年4月25日,《明报》头版刊出金庸执笔的社评《自来帝皇,不喜太子》 。而此时,《明报》正在连载《笑傲江湖》 。
在这篇社评中,金庸写道:任何皇帝都想自己千秋万世,万寿无疆,所以天性上不会喜欢皇太子 。立皇太子,就表示自己随时有驾崩之可能 。中国人对这种不吉利之事,向来极为犯忌 。昏庸的皇帝不喜欢皇太子,不在话下,但即是最英明的皇帝,也不喜欢皇太子 。
所以太子们虽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向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有的太子被皇帝废黜,如汉武帝的太子、康熙的太子等等 。
对这种情况,《笑傲江湖》中也有刻画 。比如令狐冲是华山派大弟子,本是岳不群内定的接班人,结果最终被逐出门墙 。
东方不败虽然被任我行选为接班人,想必他内心也颇为惶恐,因为这个位子不好坐,高处不胜寒 。
更何况东方不败背着任我行做了种种勾当和谋划,一旦任我行知晓,必然饶不了他 。
任我行练的吸星大法中有极大的缺陷,当时他潜心研究这吸星大法,要将其中的缺陷都纠正过来,因此无暇多管教中事务 。
任我行信任东方不败,将所有事情交给他处理 。没想到东方不败内心狡诈,野心勃勃 。他表面上对任我行十分恭敬,甚么事都不敢违背,暗中却培植一己势力,恰似历史上那些野心家 。
东方不败不仅培植自己的势力,还假借诸般借口,逐渐铲除那些忠于任我行的教众,将他们或是撤革,或是处死 。
比如文长老被革出教,受嵩山派、泰山派、衡山派三派高手围攻而死 。丘长老中了东方不败暗中安排的毒计,不明不白地死在甘肃 。郝长老也被东方不败处决了 。这些人全是忠心于任我行的长老,全被东方不败除掉了 。
数年之间,任我行的亲信竟然凋零殆尽,东方不败已是一手遮天 。
不过此时东方不败心中想必也是惴惴不安,万一任我行醒悟过来,察觉了他的图谋,东方不败就将功亏一篑 。
最终发生了一件事击破了东方不败的心理防线,让他迫不及待地动手了 。
那一年的端午节宴会,任我行与亲信们饮酒作乐 。当时任我行的女儿任盈盈年仅七岁,却极为聪明伶俐 。她在席上点点人数,忽然问任我行:“爹爹,怎么咱们每年端午节喝酒,一年总是少一个人?”
原来每年都有一个任我行亲信被东方不败除掉 。
当时任我行心中想着吸星大法,并未将任盈盈的话放在心上 。然而东方不败却满心疑虑,他猜想,是不是任我行以对自己的图谋洞若观火,此时只是假装痴呆,试探自己?
而且东方不败想,任盈盈一天天长大,越来越聪明,只怕一两年间便会给她识破自己的图谋 。
于是东方不败迫不及待地发动政变,冒险一搏,将任我行擒住,关入了地牢 。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 。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 。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
其他网友观点清朝康熙帝的太子胤礽曾经说过一句话,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
像胤礽这样,当了四十年接班人还没接班的,历史上的确非常少见,因此,没人愿意当四十年接班人,最后还不能接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