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无论当今做新媒体内容营销,还是做电商,大家都离不开用户运营 。不论是活动运营还是内容运营,都是为了实现用户持续增长,同时要实现用户从淘宝、京东、头条等公共流量到社交体系的私域流量转换,但真正成功的社群乏善可陈,阵亡的群比比皆是,打造一个社群,犹如管理一个企业,考验一个人的心力、体力和脑力,持之以恒方能成功!所以今天聊聊社群的大败局,分析下社群的十大常见认知误区和陷阱 。
相比品牌,社群是不入流的
如今的营销从经营品牌到经营用户,而社群是用户最佳容器,品牌是中心化产物、工业时代产物,是认知体系,而社群是去中心化产物,是互联网产物,是参与感,是行动体系 。未来企业模式是先做社群,再有品牌,品牌变成一种结果,先有忠诚度,再有知名度,找到种子用户,不断发酵,犹如小米,从“米粉”中来,到“米粉”中去 。未来的创业模式是先有MVP产品,靠内容引爆,然后建立社群,通过增长黑客模式,不断迭代,不断优化产品,靠口碑营销和用户裂变,最终形成品牌,所以未来是先有社群,后有品牌 。
品牌定位的特效模式会逐步下降,因为中心化媒体不存在了,如今的营销变成更细颗粒度的大数据营销,基于每个人的用户画像,从搜索模型到推荐模型 。在搜索模型下,认知非常重要,因为知道某类产品或关键词才搜索,而如今还未等唤起你的心智模式,商品已经推荐到你手机上了,比如淘宝和今日头条都变成了千人千面 。
我们看到很多网红型产品,一夜爆红,但很快陨落,因为抓住了情绪,它们引发刷屏甚至社群效应,但因为没有价值观的塑造和引导,最终没有形成持久的品牌 。所以社群和品牌同样也缺一不可 。社群形成用户资产,品牌形成品牌资产 。
品牌是结果,是护城河,未能形成品牌的社群很脆弱,品牌不做社群,几乎也是死路一条,因为你和你的用户没感情,更谈不上用户洞察 。
很多人见惯了品牌的高大上,认为社群挺不入流,微商甚至是下三滥层面,那你真的要刷新自己的认知了 。
【社群营销大败局:揭秘十大误区和陷阱】 社群越大越好
社群到了一定规模,规模越大,活跃度越低,尤其是以拉人头为主的社群,兴趣标签越来越乱,同好度比规模更重要,用户黏性第一,增长速度第二,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500人社群,用户活跃度10%以下,最终慢慢消亡 。最佳的社群人数是40—80人,其实就跟上学的班级人数一样,当然到了线上,可以适度增加(线上不存在线下教室内听力和视力限制),比如秋叶的69社群,永远定格在69人,若有新人加入,必然要踢出一个 。人太多就会形成沟通负担,反而大家都懒得沟通了 。在公司里也有管理半径,一个群最佳状态是群里每个人都认识其他人,并且很熟,谁也离不开谁,用户的流失代价很大 。
打造高寿社群
社群是有生命周期,社群的寿命取决于价值观是否一致、成员是否有情感依赖、成员是否有利益捆绑 。如果组建一个男性单身社群,表面看大家身份一致,但关键大家聊什么呢?大家的需求若群内无法解决,没有情感依赖,也没有利益关联,这个群是不长久的 。如果群里提供单身女性见面服务,根据大家打卡或活跃度进行排名,排在前列的可以获得群主推荐的单身美女的微信号,那社群就不一样了,满足了大家痛点需求!同样道理,把全校前20名的尖子生放在社群,大家会聊学习吗?好的社群是在群内能找到感情伴侣、事业同伙、师徒搭档 。
社群要形成迭代筛选机制,就如同湖畔大学的面试筛选机制一样,成功的社群要做成一个身份标识,不是阿猫阿狗都能进的 。形成各种小组经常PK的动作习惯,提升凝聚力 。从A社群筛选裂变成B和C,然后解散A,把B和C筛选细分成E、F、G、H等等,每个群大多都在完成阶段性任务,所以每个管理员定位当然也不一样 。
社群需要24小时运营(设群规后,可以不用24小时维护),但不是一定要打造一个高寿命社群 。
所有产品都可以打造社群
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做社群,社群很适合那些复购性强、价格相对高、话题性强或知识性强的产品,从目标人群来说,如果用户是女性或三四线的人群更适合 。因为用户时间充裕,更适合做用户裂变 。比如组建一个洗衣机的社群,你觉得会有人聊吗?而房子、车子、手机、化妆品、减肥等社群太多了,因为产品迭代快,话题延展性大 。
推荐阅读
- 以下4种好处不容错过 吃大蒜的好处
- 2大技巧,让SEM效果翻倍
- 四个在线图片编辑工具送给大家 在线修改图片
- 南大碎尸案最新分析最新_天涯杂谈_论坛_天涯社区 天涯论坛:关于南大碎尸案的一点想法
- 澳大利亚火焰龙卷风形成原因 美国的龙卷风主要发生在什么部地区
- 梦到被蛇咬大拇脚趾头没出血 梦到被蛇咬大拇脚趾头 男人
- 梦见粗壮的大蟒蛇咬自己嘴和脸 梦见粗壮的大蟒蛇咬自己 把它打死了
- 减肚子运动方法大全
- 跑步能不能减大腿
- 晨练比较好还是晚上运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