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茶品与人品、文品往往交相辉映,饮茶与自我人格、为人之道的关系颇大 。这些观念在文学作品中有着充分的讲述 。
读过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茶禅絮语》,作者说中国人的“泡茶”是十分讲究的,要“不损茶形,不败茶味,不妨茶清,……讲究的是质本洁来还洁去 。”说的是泡茶,但谈茶论道之间透出的却是自然率真、无需伪饰的为人之道 。
“茶”的种类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清香之中滋味微苦,不像西方的可口可乐、咖啡,入口浓香甘甜,颇有点讨好之嫌 。而茶,决无丝毫迎合奉承之意,当苦就苦,当甜则甜,清清爽爽,无需任何添加辅料,只需干净之人,干净之手,干净之器,与中国文人一向崇尚的清高旷远的气质颇为相合 。
虽然“茶”的这种不善逢迎的品性,纯属出自天然,但这一特性却在文学中被做足文章,使之成为同“宁折不弯”的“竹”、“出淤泥不染”的“莲”以及空山幽兰、凌雪寒梅等相提并论的又一个被赋予浓郁文化意蕴的典范意象,从而成为文人赞美崇尚的对象或自我人格的写照 。
卢珍的《苦丁茶》表面赞美“苦丁茶”,其实张扬的是自我人格:“微不足道的你面对的是强大的威严的深不可测的大自然!你是荒山旷野永无返程的流放者,你在阳光与苦难之中坚守着孤独与卑微,执拗地酝酿和蓄积着清苦,如同一个摒弃快乐诱惑,排斥情感抚慰,陷入纯理性较量的悖逆者,……苦丁茶,你缄默无语,当你那清馥、苦涩的汁水缓缓润入我的心脾,溶入我的血液时,我触摸到了你的牵引,飘渺悠远,清拙寂寥,……,静谧中似有幅射和穿透的力,灵魂在沉思在拷问……底气徐徐地在颖悟的网络中运送 。”
佚名的《文人与茶文化》说“如果单纯是为了补充体内所需,有的是饮料和矿泉水,味道要比茶好多了,且都是那种不媚得你掏钱绝不罢休的味道 。相比而言,茶则不然,含在嘴里有点苦涩,就象一个清高的冷美人,你怎么追她,她都丝毫不会迎合你,始终保留着自己特立独行的品格,她给你的味道也许永远含着苦涩,但你想舍却也舍不掉 。”无疑他们说的其实都是人格 。
茶有禅意 。浏览“茶”的文字,还能常常感觉到流转在其中的那一份浅浅淡淡的禅意 。作家何为说:“每一个饮春茶的早晨仿佛是入禅的时候……”,于春日之晨,杯水被细芽嫩叶染绿,茶色澄碧,茶香清幽,不免令人生出超凡出世之想(《佳茗似佳人》) 。葛兆光说:“茶味之品,不在吻唇,不在鼻嗅,而在于心,人常道一个‘清’字,乃是从心中得来 。”向贤彪说,“茶的本味是清,一个‘清’字,乃从心中得来 。只有心听之茶,其间才有高山流水,才有岁月风情 。那一个‘清’字正躲在茶韵里,被抽出一根一根声音的丝来,织成一片蕴含着生机的宁静 。”
“茶”,最适宜数人同饮 。这使“茶”与友人、知己、友情又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以茶会友,饮茶赋诗遂成为古今文人雅士的一大乐事 。同时,茶的清淡又印和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千古雅训 。知己相逢,饮酒也是必要的,却免不了俗,而品茗却绝无此嫌,只是环境氛围却分外重要 。周作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茶要喝得尽兴,话要谈得投机,瓦屋茅舍围炉小坐,共饮者自然要是知己,方能入得如此境界 。茶既可以独饮,也可以对饮、共饮,林语堂在《谈茶与友谊》也说,一个人要欣赏好茶,必须有一些恬静的朋友,人数不要太多,二三为宜 。他认为,“茶有一种本性,能带我们到沉思默想的境界里去”,因此不可嘈杂,手法要清洁,稍有一点不洁净便把喝茶的雅致破坏无余 。
“茶”的清淡澄明,似乎为人们供奉了一种君子交友的范式 。贾平凹说:“君子相交一杯茶 。”(《品茶》)梁凤莲则淡淡道出忙碌的现代社会人们对淳朴真情的渴望“茶要淡对,君子之交一般,无需纠缠,只要相识相契就行了 。淡然默对,那真是到了另一种境界的——茶逢知己,知会、心照、默契、喜不狂喜、悲不伤悲,内敛而又深邃,茶浓几许,说与不说都无关紧要,好好澄清自己的混杂就行,涤肠荡肚,去浊扬清,无挂无碍又可以赶路了 。”(《茶逢知己》)
“茶”在多情文人眼中还是多情、传情之物 。“茶”给人带来愉悦之余还延伸出更为深切的感情,使之成为文人的另一种“红颜知己” 。宋时,苏东坡曾有“从来佳茗似佳人”的佳句,老作家何为也写过《佳茗似佳人》,将“茶”之宜人、悦人的细微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也许就是因此,茶与爱情又有了一份或深或浅的缘 。
推荐阅读
- 天冷茶暖 暖茶暖心 如此足矣
- 会喝茶 但你不定懂茶
- 茶在变淡 情在变浓
- 茶 是中国人的精气神
- 茶道十味 犹如人生
- 茶须静品 茶语人生
- 关于茶香你了解多少呢
- 你懂茶 正好 茶也懂你
- 会泡茶 更让人喜欢
- 想买好茶叶学好这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