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名篇《乌衣巷》写尽了人间的兴盛衰败 , 全诗有着一种压抑之感 , 特别是其中的名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更是营造出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荒凉之感 , 同时也表达出了对于世事沧桑 , 以及盛衰变化的感叹 。乌衣巷位于江苏南京 , 早年间是王谢两大家庭的聚集地 ,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 从东晋到唐朝几百年之后 , 两大家族的后人还在 , 可是当年的辉煌却不复存在 , 他们和大部分的的人一样变成了寻常百姓 , 燕子依旧还在屋檐下出没 。
《乌衣巷》是刘禹锡流传最广的作品 , 公元826年(唐宝历二年) , 当时刘禹锡结束了被贬谪的生活 , 从和州(安徽和县)刺史的任上返回洛阳 , 在路过金陵(江苏南京)时 , 还特意去参观了乌衣巷 ,
于是写了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 , 并题为《金陵五题》 , 而其中的《乌衣巷》是第二首 , 也是整组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刘禹锡有“诗豪”之称 , 中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 与当时的白居易并称为“刘白” , 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造诣 , 无论是散文 , 还是诗歌 , 那都是一绝;尤其是其诗意境开阔 , 大多描写处于逆境中所折射出来的顽强毅力 , 这一点与他身上所独有的个性 , 还有坚韧不拔的品格分不开 。早年间刘禹锡凭借着过人的才华 , 在读书人中有着极高的声望 , 并且在科举的道路上畅通无阻 , 年纪轻轻便受人敬仰 , 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 刘禹锡一定会有所作为 , 但是命运弄人 , 由于支持以王叔文为首的改革派 , 从而得罪了势力更强的保守派;为此在改革变法遭受挫折后 , 刘禹锡被贬到了外地 , 一贬就是几十年 , 先是被贬到湖南 , 后来又被贬到岭南、四川、贵州、安徽等地 。正是由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 , 还有对于现实有着更为深刻的感知 , 才能够写出《乌衣巷》 , 那种令人震撼的作品 。
乌衣巷至今仍在 , 要是去南京旅行的话 , 乌衣巷不可不去 , 那个地方当年住着两大家族 , 分别是王导和谢安 。
可能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 , 三国后期由晋一统天下 , 历史学家称之为“西晋” , 后来出现了“八王之乱” , 北方迅速崛起的游牧民族剑指中原 , 原本大一统的王朝终究还是昙花一现 。由于战乱不断 , 四处烽火连天 , 北方的世家大族开始南迁 , 其中主要是以王导和谢安为代表的“王家”和“谢家” 。
王导和谢安主要的聚集地便是乌衣巷 , 并且凭借其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才能 , 在南方站稳了脚跟 , 随后逐渐壮大 , 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 , 还拥立司马睿称帝 , 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东晋” 。
王导和谢安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特别是谢安在“淝水之战”中力挽狂澜 , 一举奠定了在东晋政坛的地位 , 给整个家族带来了无限的荣耀 。
刘禹锡在创作《乌衣巷》时正是有感于那段历史 , 还有个人的处境 , 通过对于历史的反思 , 以此来表达对于现实的感慨;从而使得整首诗意境凄美 , 在寥寥数语间写尽了两大家族的兴盛过往 , 不得不让人唏嘘感叹 。当年的乌衣巷是何等的繁华 , 但是经历了人世的沧桑巨变之后 , 一切的繁华最终还是尘埃落定;乌衣巷还是当年的乌衣巷 , 只是辉煌不在 , 王谢两大家族也变成了寻常百姓 。
后人对于刘禹锡的《乌衣巷》评价很高 , 还有很多的诗人模仿过 , 不过大部分的作品都落入了俗套 , 只有清朝诗人陈忱翻用 , 重新创作了《叹燕》一诗 , 可以稍稍与之比肩 , 整首诗同样营造出了一种压抑之感 , 通过对于燕子的描写 , 再次描写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 以及对于王谢两大家族的兴衰悲叹 , 其中的苦楚只有历史中的人才能够懂得 。
推荐阅读
- 清朝皇家对普洱茶的喜爱
- 清朝国库的钱去哪儿了 清朝国库最多的时候银子有多少
- 诸葛亮与普洱茶的难舍情缘
- 失传的茶艺技艺,茶百戏
- 普洱茶在清朝的发展
- 曼松贡茶是什么茶 清朝皇室钟爱贡茶
- 普洱茶在清朝中期最鼎盛和吴三桂有关
- 闲话诗人与茶 种不解的情分
- 客来敬茶 中国茶文化
- 清朝第一一个皇帝 清朝的第一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