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雨花茶属绿茶类 , 是南京的特产 , 隐产于南京中华门外的雨花台而得名 。雨花茶是20世纪50年代末引种创制的茶中珍品 , 曾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 , 是中国经典名茶 ,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
1959年春 , 雨花茶在位于紫金山的中山陵园管理局研制成功 , 从此南京的茶叶有了自己的独特品质和内涵 。南京山、水、城、林相映成趣 , 景色壮丽秀美 , 著名的雨花台原称聚宝山 , 相传梁武帝时 , 云光法师在此讲经 , 天降宝花 , 因此得名雨花台 。由于南京地区空气湿润 , 山峦起伏 , 因此这里是栽培茶树的好地方 。雨花茶外形圆绿 , 条索紧直 , 锋苗挺秀 , 带有白毫 , 犹如松针 , 象征着革命先烈坚贞不屈 , 万古长青的英雄形象 , 故定名为雨花茶 。
南宋时 , 大诗人陆游慕名来到雨花台永宁寺游览 , 该寺僧人以永宁泉水冲泡寺院茶款待 , 陆游品后 , 大加赞赏 , 兴之所至 , 品题永宁泉为第二泉 。民国时期 , 在二泉之上 , 建有二泉茶社 。陆游爱茶从他的诗中也能体现 , 他的一部《剑南诗稿》 , 涉及茶事的就有三百首之多 , 这里陈列的是他的诗作《望江南》、《七律 。昼睡》 。唐宋时期 , 茶叶是制成饼 , 叫饼茶 。到了明朝 ,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减轻茶农的负担 , 下诏废止团茶 , 改为贡叶茶 。废团改散后 , 茶的饮法发生重大变化 , 由点茶、煮茶变为以沸水直接冲泡茶叶 , 并一直延续至今 。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对品茶之道通晓异常 , 理解深刻 。他笔下的红楼人物个个爱茶 , 书中述及茶有273处 , 提到的名茶有:六安茶、老君眉、暹罗茶、普洱茶、枫露茶、龙井茶等 。其中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通过对妙玉为不同人择茶、烹茶、奉茶细致而深入的描写 , 形象生动地揭示了人物性格 。到了民国 , 1931年宋美龄倡导在灵谷寺、梅花山、美龄宫一带种植了300余亩茶树 , 发展了中山陵园茶园 。孙中山先生一生也爱品茶 , 他不仅自己知茶、爱茶 , 还力主民众饮茶 , 把饮茶提到民生的高度 。他认为茶是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 , 他说:外国人没有茶以前 , 他们都是喝酒;后来得了中国的茶 , 便喝茶来代酒 。民国时期 , 南京的茶馆已经十分普遍 , 仅夫子庙地区就有二三十家 , 有名的有义顺、奎光阁、六朝居等茶馆 。雨花台二泉茶社这座百年老字号的茶社是南京最早的茶社之一 , 当年常常高朋满座 , 用二泉水泡雨花茶更是茶香四溢 。
1958年为了纪念在雨花台牺牲的革命先烈 , 江苏省委提出创制一种名特茶 , 研制成功后就以雨花命名 , 使人饮茶思源 。根据江苏省委决定 , 省农林厅组织雨花台、中山陵以及全省的十多位制茶高手 , 以较具规模的中山陵茶园为试验基地 , 进行反复试验 。并专门成立了雨花名茶创制委员会 。为体现雨花茶的纪念意义和红色内涵 , 针对茶叶的外形 , 专家们提出了各种方案:大刀长矛形、镰刀斧头形、花瓣形 。然而在反复的实验过程中 , 这些设想都难以实现 , 最后决定把茶叶制成松针形 , 以象征着革命先烈精神万古长青 。1959年春 , 不同于龙井、碧螺春等名茶的新型绿茶雨花茶研制成功 。这是《新华日报》关于雨花茶研制成功的报道 。1959年5月 , 雨花茶报送相关部门进行品评、鉴定 , 其品质受到一致好评 。
雨花茶研制的成功 , 极大地推动了南京茶叶的生产和发展 , 雨花台茶场生产的雨花茶从1966年就开始出口 , 但由于雨花茶的制作全靠手工操作 , 产量很低 。80年代初 , 为满足国内外不断增大的雨花茶需求 , 开始尝试使用机械生产雨花茶 。雨花台特别从日本引进了SD-60型精揉机 。经过几年的努力 , 雨花茶机制工艺在雨花台茶场率先研制成功 , 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 , 使制作雨花茶的效率提高了26倍 。1986年12月 , 雨花茶机制工艺技术研制获得鉴定通过 , 雨花茶成为第一个实现全程机制的全国名茶 。
推荐阅读
- 探究中国特有的茶文化
- 安溪乌龙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 从煮茶到懒人茶看千年茶文化发展
- 唐宋明茶文化之比较
- 普洱茶是什么茶类,普洱茶文化是什么
- 你知道藏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吗
- 茶文化之茶艺
- 茶宠是种茶文化的信仰
- 学习茶文化 茶文化的这八个境界你是否都经历过
- 窗户漏风会不会导致墙体发霉 梅雨季节开窗会不会引起涂料发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