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遂想起放风筝 满天的风筝那是春天的什么


春天,遂想起放风筝 满天的风筝那是春天的什么

文章插图
朱自清在《春》里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睁开了眼 。春天的暖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萧索的景象渐行渐远,褪去满身稚气,心中凝结着的坚冰开始慢慢融化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暖雨润,播种希望,静待花开 。
周末轮休,我回到老家,信步走入乡村阡陌,抬头望去,蓝天白云,雁雀高飞,桃、李花开得正欢,顿觉心旷神怡 。微风吹过,花瓣飞舞,一径紫红 。
不远处,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在放风筝 。风筝忽高忽低,极不稳定,最后一个猛子扎了下来 。但孩子还是锲而不舍地放飞着 。我走过去,把风筝头部的线绳往尾部均匀了一段,然后把风筝往空中使劲一送,孩子拉着线绳飞跑,风筝终于上天了,越飞越高 。我忽然想到小时候背诵的诗句:“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
家乡春天放风筝的传统由来已久 。风筝在我国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潍坊就是风筝都,并举办过多届世界风筝大赛 。
风筝起源于“木鸢”,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用线连结,手握其线,运风而动,可在天上三天不落 。
西汉时,风筝改用竹子和丝绸,蔡伦发明造纸术后,风筝普遍改为纸张,称为“纸鸢” 。南北朝时,风筝这一新名才出现 。
宋代以后,放风筝开始成为一项群众性娱乐运动,在民间广为盛行,出现了专门从事风筝制作、买卖的商人 。
清明前后,春和景明,孩子们欢呼雀跃,不仅以竞放风筝为乐,还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 。《续博物志》中说:“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泻内热 。”可见放风筝既可愉悦心情,又能强身健体 。
我就想起童年放风筝 。祖母总说父亲是个大玩童,孩子王 。父亲五大三粗,但心灵手巧,会扎风筝,其实也算不上标准的风筝,用封窗纸画一张孙悟空白描像,找几根细竹子,扎个架子,把孙悟空像糊到架子上,把架子栓根细长绳,就算是一个风筝 。虽然简陋,但容易起飞,放飞也方便 。而且人人能放,村里孩子们都吃这一套,尾随着父亲来到村前的麦田里,让我拉着线绳 。只见父亲将孙悟空风筝脚轻轻往空中一送,我拉着线绳疾跑几步,孩子们也跟着我跑,为我助跑,风筝扑腾三两下,就上了天,孩子们一排欢呼 。
村里有的小伙伴家庭条件好,买来贵重的成品风筝,但孩子们怕弄坏了被赖着,都不敢放 。还是愿放父亲制作的风筝,放坏了,父亲还会修 。父亲制作的风筝成了孩子们公用的风筝,抢着放 。有时孩子多,一时轮不到放,父亲就扎螺旋风筝(把封窗纸剪成花瓣,用莛杆串起,制作更为简单),人手一个,皆大欢喜 。
春风起,放风筝是孩子们的最爱 。风筝的魅力,在于其形色彩缤纷,其声悦耳动听,其飞姿态万千,其艺老少皆宜 。有了风筝的起舞,春天更加亮丽动人 。潍坊世界风筝大赛上,各国风筝争奇斗艳,五花八门,甚是热闹好看 。
咏风筝的诗最早见于唐代,元稹在他的咏物诗《有鸟二十章》中写道:“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 。风吹绳断童子走,馀势尚存犹在天 。”
清高鼎在《村居》写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明徐渭有《风鸢图诗》:“江北江南纸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 。”
清郑板桥在《怀潍县》诗中吟道:“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
清郭鳞在《潍县竹枝词》中写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 。纸鸯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 。”
风筝入诗,诗意的春天便鲜活起来 。清孔尚任《风》诗:“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
兴致勃勃的孩子们聚在一起正准备放风筝,却等不到足够的春风,于是向天公“发泄” 。“骂”是心急,也透露出对风筝的钟爱之情 。
放风筝,老少咸宜,人认可参与 。满天飞翔的风筝下,娇女们或荡起秋千,或摆动罗裙吹呼助兴,风筝给了她们美好的心情和展示美丽的机会 。宋寇准有《纸鸢》诗:“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
夜空下的风筝则别有一番情趣 。月明星稀,风筝高飞,那弦竹笛之声响彻天穹,依稀听来,恰似一支优美的曲子,悦耳动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