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有几分熟的说法 牛排有8分熟的说法吗

有位读者跟我讲述她的成长经历 , 让我很心疼 。
她的爸爸是镇上的木匠 , 妈妈是饭店服务员 , 一年忙到头 , 家庭年收入不过4万多 , 这点钱不仅要养活一个家 , 还要供她和弟弟念书 。
从小到大 , 她就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 , 不敢买玩具 , 不敢买零食 , 就连学校要买辅导书 , 她都不知道怎么向爸妈张口 。
这一切令她自卑极了 , 尤其是念大学以后 。
同寝室的姑娘一支护肤品都要几百块 , 她时常听她们讨论从未听过的品牌 , 只在书上见过的风景 。每当这个时候 , 她就躲进被子里不敢说话 , 生怕一张嘴就惹人笑话 。
谁又敢相信 , 这个小镇姑娘 , 在此之前竟连麦当劳都没有吃过 。
“你能理解这种感受吗 , 挨过穷的人骨子里都是自卑的 , 不管以后过上了怎样的生活 , 都无法改变曾经贫穷的烙印 。”
她用了很长的篇幅 , 来向我描述青春期的匮乏 , 以及成长环境给她性格带来的影响 。她说:
“我没有涂过口红 , 没有坐过飞机 , 第一次去西餐厅 , 还点了一份8分熟的牛排……”
最后这个细节令我惊愕 。
8分熟多好吃啊 , 肉质鲜嫩 , 多汁浓郁 , 美味来得刚刚好 , 既不夹生带血 , 又不因烹饪时间过长 , 而导致肉质偏老!
我直到现在去西餐厅 , 还经常点8分熟的牛排!
其实 , 在西餐文化中有一种说法:牛排熟度只能点单数 , 3成、5成、7成熟都可以 , 但点了双数就显得外行 。
身边很多人都知道这种说法 , 但真正点起餐来 , 还是按照自己喜欢的口感 , 爱几分就几分 。
甚至有家境很好的姑娘告诉我 , 从小到大 , 她都只吃8分熟的牛排 。
没人会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
但对于那位姑娘而言 , 这个细节足以令她自卑 。
她从一份牛排联想到了成长经历 , 认定如果不是原生家庭的拮据 , 她就不会闹下这偌大的“洋相” , 哪怕这对于许多人而言 , 根本连事都算不上 。
这才是真正令我惊愕的地方——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 , 或许并不在于事情本身 , 而是在于我们后来经历了许多事 , 都会自然而然地追溯到它身上 。
“如果不是家庭条件不好 , 我一定不会点那份8分熟的牛排 。”
而事实上 , 谁都有可能点一份8分熟的牛排啊!
就像一个外地人 , 去四川点了鸳鸯锅 , 不是很正常吗?
可是自卑而敏感的人不会这么想 。
她们无法坦然面对自己的知识盲点 , 误以为这是因为见识的匮乏 , 才导致的低级错误 。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男生 。
我们一起上洗手间 , 他从不用挂在壁上的烘干机 , 我以为他是嫌麻烦 , 后来才知道 , 他是怕自己不会用而出洋相 。
他不会用 , 也不敢问 。
你知道吗?
面对一种不常见的水果 , 没有自卑感的人 , 会坦然请教别人该怎么吃 。
但有自卑感的人 , 会全程坐立不安 , 装作不经意地偷瞄其他人的吃法 , 再小心翼翼地放在嘴里 。
最近 , 大家都在讨论原生家庭的影响 。
但其实原生家庭带给我们最深的影响 , 不在于它塑造了我们的缺点和不完美 , 而是它令我们误以为 , 这种不完美是罪孽深重的 。
最近在重温《都挺好》 , 姚晨扮演的苏明玉 , 终生都在跟原生家庭抗争 。
她恨自己强势的母亲 , 但当父亲苏大强执意要娶小保姆 , 她在派出所忍不住破口大骂时 , 那样子像极了她恨透了的母亲 。
这种失态令她情绪崩溃:
“赵美兰是我最讨厌的人 , 我恨她 , 但我万万没想到 , 我努力了这么多年 , 居然变成了自己最恨的人 。”

牛排有几分熟的说法 牛排有8分熟的说法吗

文章插图
牛排有几分熟的说法 牛排有8分熟的说法吗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