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46岁“巨婴”郭冷:除了跳舞,连衣服也不会洗,年入百万无人敢嫁( 二 )


不久后 , 更是凭借着一支深得杨丽萍老师真传的《孔雀舞》 , 名动全舞坛 , 从此走上一个又一个更大的舞台 。

2.告别舞台 , 登上讲台然而却在2000年的时候 , 他遭遇了始料不及的滑铁卢 。
一次排练高难度舞蹈动作的过程中 , 郭冷意外踩空摔倒 , 膝盖处的韧带严重撕裂拉伤 。
他被紧急送往了医院 , 在经医生检查后 , 确诊再无恢复如常的可能 。
这就意味着 , 他要彻底告别自己最爱的舞台了 。
郭冷崩溃消沉了很长时间 , 最后在恩师杨丽萍的劝解开导下 , 决定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 。
虽然不能再登台跳舞 , 但也要换种方式把舞蹈事业经营终生 。
于是他选择成为了一名舞蹈老师 , 开办舞蹈工作室 , 用自己心中燃烧的舞蹈火种来照亮学生!

工作室的选址在湖北武汉偏僻的喻家湖路上 , 门口既没有挂招牌 , 也没有宣传语 。
起初只有一些家长因他“杨丽萍老师关门弟子”的名头慕名而来 , 可到后来全都被他严格又负责的授课方式所折服 。
“他有次生气了直接把我的脏球鞋丢到了教室外面 。 ”郭冷的一个得意门生邢楠在接受某次采访时笑着说道 , “但郭老师这个人不得不说 , 确实有挑选学生的眼光 , 在启发人的事情上也很有一手 。 ”

从这些话里不难听出 , 郭冷在上课时候的严苛和负责 , 以及在挑选学生时的挑剔 。
他十分看重学生的舞蹈天赋和态度 。
在他的班级里上课 , 如果连上几节课后还是毫无进步 , 他便会将人请出教室 。
并且他一直在告诉每个来上课的孩子 , “进了我的课堂 , 你的人身、你的人格、你的自尊 , 就统统被我抹杀了 , 都是属于我的 。 ”
“所以抱着玩乐心态的 , 最好别来 。 ”

玩乐的一个不要 , 对于那些想要好好学习的孩子 , 无论想跳多久他都会耐心陪同 。
通常四周房间的灯光全都熄灭了 , 只有他的舞蹈工作室的灯还亮着 。
“郭老师一般都上课到晚上十二点多 。 ”在长江日报的某次采访中 , 一个家长对着前往的记者道 。
经常有不少家长在等待孩子下课的途中困到不行 , 就直接睡在了舞蹈室的地上 。
“一般来说 , 每节课的上课时间是两个半小时 , 但郭老师每次给孩子们上课的时间都没低于过5、6个小时 。 ”
“只要还有孩子愿意学 , 他就会一直认真教下去 。 ”
只要提起来郭冷 , 家长口中全是赞赏的话 。
郭冷就像个不知道疲惫的机器人 , 一遍又一遍耐心地纠正着学生们的舞蹈动作 。

“attement、Battement tendu、Demi plie、Grand plie……”他的每节课堂 , 都是用法语快速地数节拍 。
因为古典芭蕾的起源就是法国 , 所以郭冷始终坚持用法语上课 , 以求让孩子们感受到最原始又有韵味的熏陶 。
而能在他舞蹈教室里坚持下来的孩子 , 无一例外都能快速跟上这几句法语的节奏 , 扭出灵动优雅的舞姿 。
“这里跟其他芭蕾舞班最大的不同是 , 老师实力太强 , 稍加提点 , 你就能在孩子身上感受到巨大的变化 。 ”这是所有家长对于郭冷教学结果的一致认同 。
只要是在他的班里坚持上过五节课以上的孩子 , 随机放一首音乐 , 就能够立刻舒展腰身 , 踮起脚尖进行一场即兴的芭蕾舞表演 。

孩子们翩然舞动时的姿态高雅 , 身形灵动又挺拔 , 无论是气质还是神态 , 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
所以郭冷的名气水涨船高 , 很多家长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 , 在舞蹈班的附近租房子来陪伴孩子学习舞蹈 。
至今 , 这个小小的舞蹈室已经向北京舞蹈学校等一流专业院校输送了不少的人才 , 在郭冷的武汉学生中就有三十余人考进中国三大芭蕾舞团 。
03.舞蹈奇才 , 生活废柴但是 , 在专业领域取得如此成就的郭冷在生活中却是一个“巨婴” 。
他的生活基本无法自理 , 除了跳芭蕾舞什么都不会 。
他甚至连灯泡都不会安装 , 衣服也不会洗 , 从来没做过一顿稀饭 , 被大家戏称为“巨婴” 。
很难以想象 , 一个能把高难度的芭蕾舞动作都完成得十分完美的人 , 竟然连日常小事都学不会 。
也许并不是学不会 , 而是他不想学 。

毕竟郭冷从小到大把自己绝大多数的精力都奉献给了芭蕾 , 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 也丝毫不想去关注其他 。
除了芭蕾 , 所有的事情对他来说都无所谓 。
包括大众眼里赖以生存的房子和票子 。


推荐阅读